退休金制度的起源你了解多少
很多年轻人问我1965年普通工人退休能拿多少钱。说实话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查了资料发现那时候的退休制度和现在差别很大。
1965年我国还在计划经济时期。当时的退休制度主要依据1951年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这个条例是新中国最早的社保制度框架。
那时候国企和集体企业才有退休保障。普通工人退休后拿的是"退休费"不是现在的"养老金"。这个概念很多人搞混了。
我查到的数据显示1965年普通工人退休工资大概在30-60元之间。具体要看工龄和职务。比如说干了20年的八级钳工退休可能拿50多块。
那时候物价也低。一斤大米才1毛多钱。一斤猪肉7毛左右。所以50块钱在当时算不错的收入了。
对比现在才知道差距有多大
现在想想真是感慨万千。现在的退休金动辄两三千。1965年50块能干啥呢。
那时候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也就50-80元。退休能拿原工资的60%-75%。工龄越长比例越高。
我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个问题。1966年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社保体系受到很大影响。所以1965年算是相对稳定的最后一年。
那个年代没有五险一金的概念。退休金完全由单位承担。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国企负担那么重。说白了就是"企业办社会"。
养老金制度的变迁你清楚吗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我国真正建立现代养老金制度是1991年以后的事。国务院发了1991年33号文件。
1965年哪有什么个人账户。退休金都是现收现付。今年收的保费发给今年退休的人。典型的"养儿防老"模式。
有趣的是那时候不存在"社保断缴"的说法。进了国企就是一辈子。除非犯大错误没人会被辞退。
我翻到一份1964年的文件。上面写着连续工龄满10年可以享受退休待遇。低于10年只能拿退职费。大概是原工资的40%。
当年的养老困境现在看很扎心
令人担忧的是当时很多临时工、合同工没有退休保障。这些人老了基本靠子女养活。
那时候也没有养老金调整机制。退休后工资永远不会涨。不像现在每年还有上调。
我在资料里看到个案例。上海某厂1965年退休的工人月拿42元。到1978年还是42元。而物价已经涨了一倍多。
说白了就是"退休越早越吃亏"。现在的养老金至少还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调整。
给当代人的启示
看了1965年的退休工资。我觉得现在虽然养老金压力大。但比那个年代还是强多了。
现在有基本养老保险。还有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这些补充。资产配置的理念也普及了。
建议大家别光靠社保。适当配置点商业养老保险。股市虽然有风险但长期看还是能跑赢通胀的。
复利的力量不能小看。哪怕每月定投500块。30年后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最后提醒一句。查社保记得用官方渠道。别信那些说能帮你多领钱的"中介"。大概率是割韭菜的。
那个年代的养老问题给我们敲响警钟。养老不能只靠国家。自己也要早做规划。这才是真正的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