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万真不算中产?别被误导了
最近老有粉丝问我。一千万算不算中产阶级。说实话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看网上各种说法都有。有人说是富豪了。有人还说刚够中产门槛。
我查了央行2024年的数据。家庭净资产500万以上才算高净值人群。但中产的标准没这么简单。光看数字容易被带偏。你得看在哪座城市。有没有房贷。收入来源稳不稳。
说白了中产不是看总资产。主要看年收入和日常消费水平。国家统计局有个参考标准。城镇家庭年收入10-50万算中等收入群体。但这标准早过时了。2024年很多地方这个数连房贷都不够。
资产和现金流别搞混了
我见过太多人搞错概念。把房产价值当净资产。举个例子。你在北上广有套房子。市值1000万。但贷款还有700万。这真不算有1000万资产。
中产的核心是稳定现金流。不是看房产估值。而是看每年能自由支配多少钱。能抗风险的能力有多强。我认识个朋友。房子值800万。但月供3万。孩子国际学校2万。基本月光。这种算什么中产。
有个数据很扎心。西南财经大学的调查。中国家庭资产中位数才163万。1000万确实超过了99%的人。但别高兴太早。这包含房产价值。真正能随时动用的现金可能连100万都没有。
地域差异大得吓人
在鹤岗1000万能买好几套房。在上海可能就一套老破小。所以不能一刀切。我建议看可投资资产。就是房产贷款还完后的现金、股票、基金这些。
招商银行2023年报显示。私人客户(50万以上可投资资产)只占0.37%。金葵花客户(500万以上)更少。1000万可投资资产绝对算金字塔尖了。
但话说回来。中产这概念本来就很模糊。国际上一般用收入5-20倍当地平均工资。国内用这个标准的话。一线城市年收入30-100万可能算中产。二三线20-60万。
别被"中产焦虑"割韭菜
现在网上老说中产危机。搞得大家很焦虑。其实真正该担心的是收入结构单一。我见过太多人就靠死工资。一点风吹草动就慌。
理财这事我踩过坑。以前觉得有套房就是中产。结果利率一涨差点漂单。后来才明白。中产的核心是资产配置能力。不是看总数。
我的建议很简单。别纠结标签。看看自己有没有3-6个月应急资金。有没有持续增长的被动收入。保险配齐没。这些比争论是不是中产实在多了。
最后说句大实话。在中国能有1000万净资产。已经比99%的人强了。但千万别all in一套房。否则看着是中产。实则随时可能被套牢。
话说回来。你觉得自己达到中产标准了吗?评论区聊聊。我帮你分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