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先别慌
欠款人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这事儿我见多了。上周还有个粉丝找我,说借给朋友5万块,现在连人影都找不到了。
说实话,这种情况挺常见的。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暴躁,疯狂打电话发消息。但其实呢,这样反而容易把人推得更远。
我建议先冷静两天。有时候人家就是暂时不想面对,等情绪平复了可能就愿意沟通了。
但也不能一直等下去。拖得越久,钱要回来的难度越大。毕竟时间长了,对方可能真的没钱了,或者干脆赖账。
合法催收的3个实用技巧
第一招:换个方式联系
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试试其他渠道。比如通过共同朋友传话,或者发正式的催款函。
现在很多平台都有电子合同功能。如果你是通过支付宝、微信借钱的,可以调取借款记录。这些证据很管用。
我之前踩过坑,借钱没留凭证。后来学聪明了,现在都提醒粉丝们:借钱必须签电子借条,用"腾讯电子签"这类功能。
第二招:留下催收证据
每次联系都要留证据。短信、微信、邮件都要保存好。特别是对方承诺还款又反悔的记录。
有意思的是,有些人以为不接电话就能赖账。其实呢,故意失联反而坐实了恶意拖欠。
我见过最绝的案例,有人把催款过程录屏,最后法院都采信了。所以啊,催收也要讲方法。
第三招:法律途径不是吓唬人
如果金额较大,别犹豫,直接咨询律师。现在小额诉讼很便捷,成本也不高。
很多人以为打官司要花大钱。其实呢,1万块以下的案子,诉讼费才50块。比起要不回的钱,这点成本算啥。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新规对恶意欠款打击更严了。现在上了失信名单,连高铁都坐不了。
千万别踩这些坑
催收最怕啥?就是情绪上头干傻事。我见过有人去欠款人家门口喷漆,结果自己被告了。
还有人找"社会人"帮忙,结果被AB贷套路了。这种事儿千万别碰,违法成本太高。
更别在朋友圈公开辱骂。你以为是在施压,其实是在给自己挖坑。现在网络暴力也是要担责的。
说白了,要钱可以,但得按规矩来。毕竟我们是要钱,不是要当被告。
最后说点实在话
欠款人失联确实闹心。但你要想开点,钱没了可以再赚,人要是进去了啥都没了。
我建议设置个止损线。比如5000块以下,实在要不回来就算了。为这点钱耗精力不值当。
超过1万的,该走法律程序就走。现在互联网法院很方便,在家就能立案。
记住啊,追债是技术活,不是体力活。理性应对,按部就班,成功率才高。
你看那些老司机,从来不会被情绪带着走。他们知道,冷静才是最好的催收武器。
最后提醒一句:以后借钱,一定要做好资产配置思维。别把所有钱都借出去,留点应急资金。毕竟,借钱给别人,等于把刀递给对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