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这事吧,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我干了7年金融,见过太多人到退休年龄才慌慌张张问这问题。今天我就把计算方法掰开揉碎了讲给你听。
先搞清楚你的养老金构成
我国养老金主要分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有些单位还有职业年金,但这个不是人人都有。
基础养老金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你自己交的那部分钱。说白了就是国家帮你攒钱养老。
计算公式看起来复杂,其实就两步。但很多人连自己交了多少都不知道,这就尴尬了。
基础养老金怎么算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社平工资各地不一样,可以去当地人社局网站查。缴费指数就是你工资除以当地社平工资。
比如你月入1万,当地社平工资6000,那你的缴费指数就是1.67。这个数会有一个上限,一般是300%。
缴费年限要算清楚。断缴会影响最终结果。很多人以为交满15年就完事了,其实交得越久拿得越多。
个人账户养老金算法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就是你每月工资8%进的那部分。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定,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这部分钱是你自己的,但要注意,如果没领完就挂了,剩余部分可以继承。所以别担心白交。
提醒一句:个人账户每年还有利息,不是死数字。利息率由国家统一公布。
实操案例帮你理解
老王55岁退休,缴费25年。当地社平工资7000元,他的缴费指数1.2。
基础部分:(7000+7000×1.2)÷2×25×1%=1925元
个人账户:假设存了15万,150000÷170=882元
每月到手:1925+882=2807元
这个数看着不高吧?所以光靠社保不够。得搭配商业养老保险和理财。
自己动手算的几个坑
第一个坑:社平工资用错数据。要用退休前一年的,不是现在的。
第二个坑:缴费年限算错。跨省工作的人容易漏算。
第三个坑:忽略个人账户利息。这笔钱会滚雪球。
我见过有人把缴费基数当工资算,结果差出一大截。社保局APP可以查缴费记录,建议定期核对。
养老金替代率你得知道
替代率=退休金÷退休前工资。国际标准要达到70%才够花。但我国平均只有40-50%。
所以啊,光靠国家养老金肯定不够。得自己搞点商业保险,或者基金定投。复利滚起来,几十年后很吓人。
很多人"踏空"了养老规划,等老了才后悔。现在每月存1000,按5%收益算,30年后能有80万。这比干等着强多了。
最后说点大实话
养老金计算不是一锤子买卖。政策会变,工资会涨。我的建议是每年算一次,心里有底。
别信那些"保证领回本金"的商业保险,多半是"割韭菜"。选正规渠道,别贪高收益。
说实话,养老这事真不能拖。你看现在延迟退休的风声,再不规划就晚了。从今天开始,每月多存500,比啥都强。
养老金就像"下蛋鸡",年轻时喂好它,老了才有的吃。别等退休那天才想起这事,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自己动手算一遍,才知道差距在哪。该补缴的补缴,该理财的理财。养老是自己的事,靠谁都靠不住。
记住啊,养老金不是发大财,是保基本生活。要想过得舒服,还得靠自己未雨绸缪。这话可能不好听,但句句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