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这两个指标到底在说啥
七日年化收益率和万份收益都是货币基金的表现指标。很多新手一看就懵。说实话,我刚入行时也分不清。七日年化是过去7天的平均收益推算成年化收益率。万份收益是每1万份基金单位当天的实际收益。说白了,一个算预期,一个看实际。
你看,七日年化是个预估值。它会随着市场波动上下跳。今天3%,明天可能就2.8%。万份收益则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比如某天万份收益0.6,意味着你1万块那天赚了0.6元。
我踩过坑。有次看到某宝上七日年化飙到4%,赶紧冲进去。结果发现万份收益才0.5。后来才知道,这玩意儿会"虚高"。平台有时候会用短期冲量手法拉高七日年化。等你进去就该回调了。
七日年化有啥毛病
七日年化最大的问题是"虚"。它把7天收益放大成一年计算。市场稍微波动,数字就变。我见过有些平台七日年化一天跳3次。早上3%,下午就变2.9%。
更有意思的是"季节性冲高"。每到季度末、年末,有些基金为了好看,会临时提高收益率。等你追进去,好日子就过了。这招我见过好几次,纯粹是割韭菜套路。
七日年化还容易让人产生错觉。比如看到4%以为一年能赚400,实际可能连3%都不到。因为它是动态变化的。去年有个粉丝跟我抱怨,说被七日年化骗了。我看他买的那只基金,万份收益才0.4,七日年化却标3.8%。这明显不正常。
万份收益为啥更实在
万份收益是真金白银的数字。今天赚多少就是多少。不用算来算去。我建议新手重点关注这个。它反映的是基金的真实盈利能力。
但万份收益也有缺点。它波动大。工作日高,周末低。月底高,月初低。所以不能光看一天。得看最近7天或30天的平均水平。
有意思的是,有些平台故意不突出显示万份收益。专把七日年化放大。我就纳闷了,这不忽悠人嘛。万份收益才是衡量当天赚多少钱的关键。
举个例子。A基金七日年化3.5%,万份收益0.95。B基金七日年化3.2%,万份收益0.92。表面看A好,但A可能刚冲高完要回落。B反而更稳。这时候选B更靠谱。
到底看哪个更靠谱
说白了,两个指标都得看。但新手容易被七日年化迷了眼。我建议你先看万份收益的稳定性。再参考七日年化趋势。
重点来了。别光看数字大小。要看基金规模和历史表现。规模太小的容易暴涨暴跌。历史业绩不稳的别碰。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说有些"网红"货币基金就是靠短期冲高吸引眼球,结果后面收益一路走低。
还有一个坑。不同平台展示方式不一样。支付宝可能把七日年化放前面,银行APP可能优先显示万份收益。所以你得学会自己找关键数据。
我个人经验是。如果万份收益连续7天稳定在0.7以上,七日年化在2.8%左右,这种比较靠谱。别追那些突然飙升的,大概率是陷阱。
别被高收益冲昏头
最近有粉丝问我,看到某平台七日年化5%要不要冲。我直接劝他别去。正常货币基金哪有这么高。后来查了下,那是个小平台的新产品,规模才几千万。这种风险太大。
记住,货币基金本质是"下蛋鸡",不是"暴利机器"。收益率太高反而要警惕。我见过太多人因为贪高收益踩雷。最后本金都受影响。
建议你选货币基金。先看万份收益是否稳定。再看七日年化是否合理。最后看平台是否靠谱。别光看收益率,还得看背后的资产配置。
说实在的,现在货币基金收益普遍不高。2%-3%是常态。太高了反而不正常。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讲怎么识别虚假高收益。有兴趣可以翻翻我主页。
最后提醒一句。买之前多比较几家平台。别被一个数字就忽悠了。毕竟钱是自己的,谨慎点没坏处。你看我这么多年,从没因为选货币基金亏过钱,就是靠这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