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R1风险等级?别被忽悠了
很多人以为R1就是稳赚不赔。其实呢,银行和理财平台说的R1,指的是风险最低的理财产品。说白了就是"保本保息"那种。
但现实很骨感。我查了最近3年的数据,R1产品理论上亏损概率几乎为零。可实际情况有点复杂。
市面上的R1产品主要是银行存款、国债、货币基金这些。正常情况下确实很难亏。但今年就有几个意外情况。
真有R1亏钱的案例?我来说说
说实话,严格意义上的R1产品亏钱很少见。不过今年初有个案例挺有意思。某银行的R1理财,宣传是"保本浮动收益",结果到期收益率比预期低了0.5%。
很多大爷大妈急了,跑银行闹。其实这不是真亏,只是收益没达到预期。但对老年人来说,心理上就是亏了。
还有个更离谱的。去年有家小银行的R1理财,挂钩了某个小众债券。谁知道那债券突然违约,导致产品净值短暂"破位"。不过后来银行垫付了,没造成实际损失。
所以严格来说,R1产品几乎没人真正亏本金。但收益不达标的情况确实存在。
银行的套路你得懂
银行卖R1产品时最爱说"本金安全"。但你看合同小字,写的是"风险极低"而不是"绝对保本"。
我见过最坑的是某互联网平台的R1理财。打着"活期存款"旗号,其实是货币基金。遇到市场波动,7日年化收益从2.5%掉到1.8%,客户觉得被坑了。
记住一点:只要是理财,就没有100%保本的。R1只是风险最低,不代表零风险。
怎么避免R1也"被割韭菜"?
第一招,看产品说明书。重点查资金投向。真R1应该主要投存款、国债这些。
第二招,别信销售说的预期收益。现在监管严了,正规产品都不敢承诺收益。
第三招,分散投资。就算R1风险低,也别把所有钱放一个篮子里。资产配置才是王道。
我有个粉丝前阵子差点踩坑。看到某平台R1理财年化5%,比别家高2%。我一看就知道是"花户",赶紧劝他别上当。
我的真实建议
说实在的,R1产品适合两类人:一是完全不能接受任何风险的老年投资者,二是短期要用的钱。
但你要想跑赢通胀,光靠R1不够。我一般建议拿30%资金做R1保底,剩下做点R2、R3分散风险。
今年市场波动大,很多人"踏空"后慌了,跑去买所谓"保本高收益"产品,结果被割韭菜。
最后说句大实话:金融圈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R1亏钱的案例极少,但收益不及预期很常见。选产品别光看风险等级,得多问几句。
要是还有不清楚的,评论区聊聊。我踩过的坑,都写成文章帮大家避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