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表面股权迷惑了
很多人以为持股比例决定控制权。其实呢,阿里巴巴玩的不是这个套路。你看看软银现在持股不到15%。雅虎早就清仓了。但阿里还是那个阿里。
真正关键的是合伙人制度。这个制度2010年就搞定了。话说回来,这招真的很妙。合伙人能提名董事会过半数成员。所以谁当CEO基本他们说了算。
我刚入行时也搞不懂这套路。以为大股东说了算。后来踩过坑才明白。股权和控制权可以分开玩。这招在美股上市公司里真不多见。
马云真的放手了吗
马云2019年交棒给张勇。现在连合伙人席位都没了。但有意思的是。他创立的文化还在影响阿里。就像老司机下车了。车还在他设计的路上跑。
令人惊讶的是。虽然马云不直接管事了。但阿里合伙人里很多人是他当年带出来的。这波操作很稳。不像某些公司老板一走就乱套。
其实呢,阿里合伙人现在有30多号人。包括吴泳铭、蔡崇信这些老将。他们掌握着提名权。这才是控制权的核心。
组织变革后的权力游戏
2023年阿里搞了大动作。拆成六大业务集团。云智能、淘宝天猫这些都独立了。有人说这是要单干。我看没那么简单。
你发现没。这种架构下。各业务集团可以融资甚至IPO。但核心控制权还在集团手里。这招既释放活力又不失控。挺高明的。
我去年写过类似案例。但阿里这玩法更复杂。各业务CEO直接向集团汇报。权力收放拿捏得刚好。不像有些公司一放就散。
外资股东说话还管用吗
软银现在持股14.6%。比高峰期少多了。他们想影响决策?难。因为合伙人制度摆在那里。外资再大也难撼动基本盘。
有趣的是。阿里在港美两地上市。但控制机制没变。这种结构设计确实花了心思。我在港股市场见过不少类似玩法。但阿里这套最成熟。
话说回来。现在蔡崇信和吴泳铭搭班子。一个管战略一个管运营。配合得挺默契。不像某些公司内斗严重。股价天天被割韭菜。
普通投资者要注意啥
买阿里股票的朋友得明白。你的投票权很有限。重大决策基本是合伙人圈定的。这和A股公司很不一样。很多散户根本没意识到这点。
令人担忧的是。合伙人制度也有风险。万一核心团队出问题。公司可能陷入混乱。就像去年某些互联网公司。管理层变动股价就崩。
在我看来。阿里这套制度短期很稳。但长期还得看执行。毕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我见过太多公司因为人的问题栽跟头。
说白了控制权在这儿
小编建议一下。阿里控制权不在大股东手里。也不在某个老板手里。而在合伙人集体决策机制中。这套系统运行十多年了。已经相当成熟。
别被媒体忽悠说谁谁掌控阿里。实际情况复杂多了。我写这篇文章就是怕大家被表面信息误导。投资决策要更理性。
最后提醒一句。市场总在变。阿里这套制度未来也可能调整。作为老司机。我建议投资者多关注实际经营。少琢磨控制权八卦。毕竟公司业绩才是真下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