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经济到底有多疯狂
日本在1980年代末的泡沫有多离谱?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当时东京皇宫一块地皮的价格,能买下整个加州。日本股市日经指数一度冲到38957点的历史高点。
我查了数据,那时候日本企业狂买美国资产。三菱买下洛克菲勒中心,索尼拿下哥伦比亚影业。整个日本都觉得自己是世界老大。
但好景不长。1990年泡沫开始破裂,日经指数暴跌。到1992年就腰斩了。这波下跌让日本进入"失去的三十年"。
房产:从天堂跌入地狱
很多人以为房子最保值。错了!日本泡沫时商业地产价格涨了7倍多。但泡沫破灭后,东京房价跌了70%都不止。
我看过一个数据,1991年东京一套普通公寓要3000万日元,2000年才800万。这哪叫保值,简直是割韭菜。
房产在泡沫破灭后根本不是保值资产,反而成了烫手山芋。 很多人被套牢,贷款都还不上。
黄金:老司机的避险选择
有趣的是,当时买黄金的人反而笑到最后。日本泡沫破灭后,黄金价格虽然短期有波动,但长期来看稳中有升。
日本普通老百姓开始大量买金条。金店门口排长队。银行也开始推黄金储蓄业务。
黄金这东西,说白了就是避险资产。股市崩盘、楼市跳水时,它往往能扛住。所以很多老司机都说,手头留点黄金,心里不慌。
国债:最稳的下蛋鸡
令人惊讶的是,日本政府债券成了最保值的选择。虽然收益率不高,但至少本金安全。
日本央行不断降息,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80年代末的6%多降到90年代的2%左右。但比起股市房市的暴跌,这点收益已经是香饽饽了。
很多日本大妈把钱都存在国债里。虽然赚得少,但胜在稳。这种资产配置思路,现在看还是很聪明的。
海外资产: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日本企业当时犯了个大错,就是只盯着国内资产。其实聪明人早就开始布局海外。
三菱、三井这些大公司,在泡沫破灭前就悄悄买美国房地产。虽然短期被套,但长期看美国楼市复苏后赚了不少。
我觉得这种思路值得学习。资产配置不能太集中,要分散风险。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血的教训。
现金为王:别小看手头的流动资金
很多人觉得现金会贬值。但在日本泡沫破灭后,手里有现金的人反而最爽。
股市崩盘时,有钱能抄底。楼市跳水时,有钱能捡漏。虽然现金会受通胀影响,但比起其他资产的大跌,持有现金反而成了明智选择。
我看过一个案例,有个日本投资者在1990年清仓所有资产拿现金。熬过最惨的几年后,用低价买了大量优质资产。这种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
经验教训:别被泡沫迷了眼
日本的教训告诉我们,没有永远上涨的资产。牛市时人人觉得自己是股神,但洗盘时才知道谁在裸泳。
现在很多人还在问:现在是不是泡沫?我觉得关键是要做好资产配置。别all in一个市场,要留好安全垫。
说白了,保值不是找最赚钱的资产,而是找风险最小的。黄金、国债、海外资产、现金,这些才是真正的保值选择。
你要是现在还在追高,小心变成下一个被割的韭菜。记住,市场永远有机会,但本金没了就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