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违建判定:时间线才是关键
最近好多粉丝私信问我。说自家老房子担心被拆。问哪年盖的不算违建。这问题得好好说说。
说实话。很多人以为房子盖得早就安全。晚了就是违建。这想法太天真了。
我跑过十几个城市调研。发现违建判定不是简单看年份。要看当时政策。看用地性质。看审批流程。
有个粉丝去年刚买二手房。结果被告知是违建要强拆。房子是2000年建的。他特别委屈。
所以啊。不能光看年份。得看具体时间节点。
二、关键时间点要记牢
1984年是个分水岭。《城市规划条例》正式实施。这之前建的房子。多数地方默认合法。
1990年《城乡规划法》出台。这时候开始。没证就是硬伤。但各地执行松紧不同。
2008年是个大坎。新《城乡规划法》实施。这时候起。没手续直接算违建。基本没商量余地。
我在杭州见过个案例。2007年底建的房子。拖到2008年办证。结果卡在政策空窗期。折腾三年才搞定。
2016年各地开始拆违高潮。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集中处理。这时候补证难度极大。
重点来了。2020年后。卫星遥感盯得死。新增违建基本活不过三个月。老房子反而有机会补证。
三、别被中介忽悠"安全年份"
经常有粉丝说。中介讲2000年前的房绝对安全。这纯属放屁。
我踩过坑。在福州买过老宅。中介说90年代的没问题。结果发现占了集体土地。差点钱房两空。
有些地方搞"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比如深圳2021年出的政策。2012年前的违建能补证。但条件苛刻。
广州去年搞了个试点。1990年前的危房可以原址重建。但必须符合新规。不是简单补证。
说白了。不是哪年盖的绝对安全。要看三个东西:土地性质、规划条件、当地政策。
有个粉丝在抖音问我。农村2010年盖的三层楼算违建吗。我反问他。宅基地证有没有。规划许可办没办。他哑火了。
四、补救措施比纠结年份更重要
发现房子可能违建别慌。先做三件事:查土地证、找规划图、问村委会。
我在成都帮个粉丝处理过。2005年建的农家乐。去年才补上手续。交了罚款保住房子。
2023年很多城市开了"违建处理绿色通道"。比如长沙。2010年前的自建房交钱能转正。
但要注意。商业性质的违建基本没救。去年上海拆了个网红咖啡馆。2008年建的照样拆。
血泪教训:别信"关系能搞定"。去年帮朋友问某县城管。内部人士说现在拆违都是系统自动预警。
最后说句实在话。2024年了。别想着钻空子盖房。现在无人机天天扫。卫星月月拍。老老实实办证最省心。
真要买房。别光问哪年建的。直接让卖家出示"两证一书"。不然迟早要被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