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小编建议,别急着划走
税前1万2,到手大概8500到9500之间。
具体看你在哪上班,五险一金交多少。
北上广深这种地方,五险一金交得多,到手少点。
小城市交得少,到手就多些。
我干这行7年了,帮粉丝算过上千次工资。
每次看到新人问这问题,我都想说:
别光看税前工资,到手才是真金白银!
工资是怎么被"割韭菜"的
工资一发,先被五险一金薅一层。
养老保险个人交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
住房公积金比例各地不一样,一般5%-12%。
这些钱看着是扣了,但公积金能提出来用,算隐形福利。
然后才是个人所得税。
2024年个税起征点5000元,超过部分要交税。
税前1万2,减掉5000起征点,再减五险一金个人部分。
剩下的钱按税率表交税。
举个例子。
在上海,税前1万2。
五险一金个人交大概2000多。
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2000-5000-2000=5000。
这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210。
个税就是5000×10%-210=290。
到手大概12000-2000-290=9710。
在二三线城市可能到手9000出头。
差距主要在公积金比例和社保基数上。
别被"花户"忽悠了
HR经常说"我们工资高",但不说税后多少。
这就是典型的"花户"操作。
花户就是把工资拆成各种名目,看着高实际到手少。
比如基本工资5000,绩效7000。
基本工资低,五险一金就交得少。
表面看绩效高,但绩效不稳还可能被克扣。
我看过的案例里,最坑的是把工资拆成"服务费"。
名义上到手不少,但五险一金按最低交。
退休后傻眼,养老金少得可怜。
建议:谈offer时直接问税后到手多少。
别不好意思,这是你的正当权利。
怎么多留点钱在口袋
个税有6项专项附加扣除能用。
租房、房贷、养娃、赡养老人这些都能抵税。
1万2的工资,如果有房贷+养娃,可能不用交个税。
但很多人不知道填这些。
去年我帮一个粉丝算,他填了房贷和子女教育。
每月直接少交100多块个税。
公积金也有门道。
比例选高点,虽然到手少点,但买房时能省大钱。
我见过有人公积金贷款省了几十万利息。
话说回来,税前1万2在现在不算高收入。
但合理规划,到手也能多留几百块。
这些钱存起来,长期就是复利效应。
最后说点大实话
别光盯着工资看。
福利、年终奖、晋升空间更重要。
我在证券公司干过,见过太多人为了高税前跳槽,结果年终奖泡汤。
踏空好机会比少拿几百块更亏。
但该争的钱也得争,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税前1万2到手多少?
记住这个数:8500是底线,9500是理想状态。
具体多少,拿工资条算最准。
看完还迷糊的,评论区喊我。
老司机在线答疑,不收咨询费。
但别问"我该不该跳槽",这得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