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真能当"下蛋鸡"吗?
最近好多粉丝问我,现在存款利率越来越低。买银行股吃股息到底划不划算?说实话,我之前也踩过这个坑。当时觉得银行股分红稳,结果差点被套牢。
先说点实在的。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25家股息率超过5%。平安银行、厦门银行这些股份制银行更猛,股息率直接飙到7%以上。国有大行也不差,工农中建交这些,股息率基本都在5%左右。
你看啊,现在定期存款利率才多少?三年期也就2%出头。银行股动不动就5%以上的股息率,表面看确实香。但别急着all in,这里面水很深。
高股息率背后的真相
很多人只看股息率,忽略了关键点。银行股高股息率有两个原因:一是分红比例高,二是股价低。
举个例子,平安银行2023年股息率能到8.4%,主要是因为股价跌得比较多。南京银行股息率从4.92%涨到7.67%,也是这个道理。
有意思的是,银行自己日子也不好过。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只有1.43%,比去年还降了。说白了就是赚的利差越来越薄。但为啥还能高分红?因为银行家底厚,拨备充足,扛得住。
我在百家号上写过,银行股分红看两点:一是分红比例是否可持续,二是资产质量好不好。像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这些大行,不良率控制得不错,拨备覆盖率高,分红相对靠谱。
吃股息可能掉进的坑
别被高股息率迷了眼。我见过太多人以为买银行股就是存钱,结果被割韭菜。
第一个坑:股价波动。股息再高,股价跌10%,你算算还剩多少收益?去年有粉丝买了某银行股,股息率6%,结果股价跌了15%,算下来还是亏的。
第二个坑:分红不稳定。有些银行看着股息率高,但分红政策可能变。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2023年分红总额就比前一年少了。
第三个坑:息差持续收窄。现在贷款利率不断下调,银行利润空间被压缩。要是利润大幅下滑,高股息率还能维持多久?
说个扎心的,有些银行股股息率高,纯粹是因为市场不看好它,股价被打压得太低。这不是好事,是风险信号。
我的实操建议
玩了7年股票,我小编建议了几点经验:
1.别把银行股当存款替代品。银行股还是股票,有波动风险。建议只用闲钱投资,而且要放长线。专家都说了,至少5年以上的资金才适合配置银行股。
2.挑银行要精。重点关注几个点:拨备覆盖率高不高,不良率稳不稳,分红政策连不连续。我一般盯着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这些大行,还有成都银行这类优质城商行。
3.别All in。银行股可以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但比例别太高。我一般建议控制在总投资的20%以内。分散投资才是王道,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最后提醒一句,买银行股要长期持有。别指望短期赚快钱,吃股息讲究的是细水长流。复利效应玩好了,十年后你会感谢现在的决定。
市场现在热炒银行股,但我要说句实话:高股息率不等于稳赚不赔。大家冷静点,别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双眼。投资这事儿,慢就是快,稳才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