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全额报销"忽悠了
最近好多粉丝问我:"哪种保险生病能全额报销?"
说实话,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我要泼盆冷水:市面上压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病全额报销"保险。
我做了7年金融观察,见过太多人被"全额报销"这四个字忽悠。保险销售最爱用这招,说白了就是割韭菜。
医疗保险从来就不是"全额报销"的概念。正规的医疗险都得先扣除免赔额,再按比例报销。比如常见的百万医疗险,通常有1万元免赔额。
令人担忧的是,有些销售会把"报销上限"说成"全额报销"。比如保额300万,就吹嘘"能报300万"。但实际报销还得看花了多少、报多少比例。
市面上常见医疗险的真实情况
我踩过不少坑,也帮粉丝分析过几百份保单。目前市场主流产品:
百万医疗险:免赔额1万,超过部分报99%或100%。但要注意有些项目不报,比如外购药。
高端医疗险:免赔额可以选,0免赔的贵得离谱。一年保费上万很正常。
社保:肯定不能全额报销。起付线、封顶线、自付比例都有规定。
意外医疗险:只保意外,疾病不保。这个很多人搞混。
有意思的是,有些人以为买了保险就能随便看病。其实保险公司对医院有要求,必须是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私立医院、特需门诊基本不报。
免赔额到底是个啥
免赔额就是你自己先掏的钱。比如1万免赔额,看病花了1.5万,保险公司只报5000。
所以你看,哪有什么"全额报销"。说能全额报销的,要么是骗子,要么是忽悠你买错产品的销售。
我在帮粉丝做保险规划时,常遇到这种情况:有人花大价钱买了所谓"高端"产品,结果发现很多项目不报。
真正能接近"全额报销"的,只有公司给高管买的高端医疗险。但那玩意儿一年几万保费,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怎么选合适的医疗险
说白了,选医疗险要看三点:
第一,看保障范围。有些产品不报外购药,这很致命。抗癌药动辄几万,不报就惨了。
第二,看续保条件。保证续保的产品才靠谱,不然今年生病明年不让你续,等于白买。
第三,看增值服务。比如绿卡服务、垫付功能,关键时刻能救命。
我建议普通家庭优先配置百万医疗险+重疾险组合。百万医疗解决大额医疗支出,重疾险弥补收入损失。
老司机经验:别追求"全额报销",那不现实。关键是把大风险兜住,小风险自己承担。
别掉进"花户"陷阱
最近还发现一个新套路:有些平台搞"花户"营销,说能帮你"全额报销"。其实就是诱导你多开账户,搞AB贷那套。
保险这行水很深。老鼠仓、漂单的事不少见。买保险一定要认准正规渠道,别贪小便宜。
我见过太多粉丝被"全额报销"吸引,结果生病时发现报不了。那时才后悔,但已经晚了。
所以我的建议很实在:接受"不可能全额报销"这个事实。把钱花在刀刃上,选对产品比追求"全额"重要得多。
最后提醒一句:买保险前一定要看条款。特别是"被保险人"责任和"免赔额"部分。别光听销售说,那都是套路。
看病花钱是大事,保险规划不能马虎。与其追求不切实际的"全额报销",不如踏踏实实做好资产配置,这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