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1.5分利息?先搞清楚再说
1.5分利息就是月息1.5%。
民间常说几分几分,其实1分就是1%月利率。
所以1.5分就是借1万块,一个月要还150块利息。
一年下来就是1800块,年化利率18%。
我经常看到新手搞混这个概念。
有人以为1.5分是年利率,那就太低了。
也有人以为是日利率,那就太高了。
记住,分一般指月利率,别被忽悠了。
现在法律规定啥标准?
2020年8月以后,民间借贷利率有新规。
司法保护上限是LPR的4倍。
现在LPR是3.45%,4倍就是13.8%。
超过这个数,法院不支持强制执行。
1.5分月息换算成年化是18%。
明显超过了13.8%的司法保护上限。
所以严格来说,1.5分利息不完全合法。
但有意思的是,如果借款人自愿还了。
法院也不会硬要追回多付的利息。
关键看借款人愿不愿意认账。
为啥有人还敢收这么高?
市场上确实有人收1.5分甚至更高。
尤其是小贷公司和私人借贷。
他们知道借款人着急用钱,趁机宰一把。
我见过太多粉丝被坑的例子。
开始觉得1.5分不高,后来利滚利。
最后本金没还多少,利息倒是翻倍了。
这种就是典型的"割韭菜"操作。
话说回来,银行正规贷款利率低多了。
信用贷一般4%-8%,抵押贷更低。
为啥要去借高息贷款呢?
哪些情况1.5分可能合法?
有些特殊情况不算违法。
比如亲友之间的小额借贷。
借个几千块救急,收点利息人之常情。
还有就是持牌金融机构。
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可以高一点。
但他们也不敢乱来,要合规经营。
但如果是专门放贷的公司。
或者职业放贷人,收1.5分就有风险。
一旦闹上法院,超出部分不被支持。
教你几招避坑方法
第一,借钱前查清楚对方资质。
是不是正规持牌机构,别找"花户"。
那些无证经营的小贷公司最坑人。
第二,看清合同所有条款。
别只看表面利率,要算实际年化。
有些合同玩文字游戏,藏着高利息。
第三,保留所有交易记录。
转账记录、聊天截图都要存好。
万一出问题,这些都是证据。
我有个粉丝就被坑过。
签合同时没注意,实际利率超过30%。
后来找律师才解决,白白花了律师费。
我的建议:能不借高利贷就不借
1.5分利息虽然不算特别高。
但比起银行贷款还是贵不少。
能申请银行贷款就别找私人借贷。
信用卡分期、银行信用贷都比这个便宜。
实在不行,跟家人朋友周转一下。
千万别为了面子借高利贷,最后"套牢"。
其实呢,现在正规金融机构产品很多。
有些针对特定人群的优惠利率。
比如公务员、教师、医生等职业。
多问问总能找到合适的。
最后提醒大家,别"踏空"好机会。
但也别为了急用钱掉进陷阱。
合法合规的借贷渠道 plenty,何必冒险?
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
利息太高的背后都有猫腻。
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别被"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