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到底是个啥公司?
友邦保险可是外资保险公司里的"老司机"。它1919年就在上海起家了。后来跑到香港发展。现在业务覆盖亚太18个市场。说白了,它是外资险企中的"扛把子"。
我查了最新数据。友邦2023年保费收入超300亿美元。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80%。远超监管要求的100%。这说明啥?说明它"兜里有钱",真出事也能赔得起。
但要注意,外资公司和国内公司玩法不太一样。友邦主打高端市场。产品价格普遍比国寿、平安贵20%-30%。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买。
监管这块儿稳不稳?
很多人担心外资保险没保障。说白了是多虑了。友邦在中国拿的是寿险牌照。受银保监会严格监管。每年要交"作业"——各种财务报表和风险报告。
我看2023年监管评级。友邦继续保持A类评级。这是最高等级。比很多中资公司都高。它家偿付能力一直很稳。没出现过"破位"风险。
但有个坑我得说。友邦在内地只能做寿险业务。不像平安啥都能干。所以想买车险、财险的兄弟,得另找门路。
理赔到底靠不靠谱?
这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我扒了2023年理赔数据。友邦理赔获赔率98.7%。和头部中资公司持平。平均理赔时效2.3天。比行业平均快0.7天。
但有个细节要注意。友邦核保比较严。尤其是健康告知这块儿。很多人栽在"没如实告知"上。结果理赔时被拒。这不能怪保险公司。话说回来,买保险时千万别"花户"。
去年有个案例。某客户买重疾险时隐瞒了甲状腺结节。出险后被拒赔。折腾了半年才解决。说白了,买保险别想"钻空子"。
外资保险的优缺点我来说
优点很明显。服务体验好。代理人素质普遍高。很多是海归或者名校毕业。不像某些公司"割韭菜"式推销。
但缺点也得说。价格贵。同样的保障,可能比国产品牌贵三成。而且产品结构复杂。普通人容易"踏空",买错产品。
有趣的是,友邦喜欢推"分红险"。号称能分享公司经营成果。但实际分红要看公司"脸色"。去年有些产品分红只达到演示的70%。令人心塞。
我个人建议,如果你预算充足,看重服务体验。友邦值得考虑。但要是图便宜,中资大公司更实在。别被"外资光环"晃了眼。
怎么买才不吃亏?
首先看清楚条款。特别是"免赔额"和"等待期"。别光听销售忽悠。第二,健康告知必须如实填写。不然理赔时哭都来不及。
第三,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建议"资产配置"分散。比如主险用国产品牌。附加险可以考虑友邦的特色产品。
最后提醒一句。现在市面上有些"AB贷"骗局。打着友邦旗号骗钱。买保险一定走正规渠道。别信什么"内部员工价"。
说实在的,友邦不算最便宜的。但绝对靠谱。比某些小公司安全多了。毕竟活了100多年。经历过战争、金融危机都没倒。这本身就是实力证明。
但记住,没有100%安全的保险公司。关键看产品适不适合你。别被"大品牌"忽悠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