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到底是个啥?别被专业术语吓到
PE就是市盈率的缩写。全称叫Price to Earnings Ratio。说白了就是股价和公司赚钱能力的比值。
很多新手一听到PE就懵圈。其实呢很简单。PE等于股价除以每股收益。比如股价10块,每股赚1块,PE就是10倍。
我刚入行时也搞不懂这玩意。还以为是什么高大上指标。后来发现,它就是衡量股票贵不贵的基本工具。
PE高说明市场愿意为公司盈利付更高价格。PE低可能意味着股票被低估。当然也没这么简单。
PE的两种常见计算方式
静态PE用的是去年的实际盈利数据。动态PE则用预测的未来盈利。
静态PE计算简单。直接拿当前股价除以去年每股收益就行。
动态PE麻烦点。要用预计的未来盈利数据。这玩意儿依赖分析师预测,可能不准。
我见过不少小白被动态PE忽悠。结果公司业绩不及预期,股价啪啪打脸。
所以呢我建议新手先看静态PE。至少数据是实实在在的。
PE高低怎么看?别光看数字
PE 10倍就一定便宜?30倍就一定贵?错错错!
不同行业PE差别很大。科技股PE普遍高。银行股PE通常低。
比如白酒股常年PE 30倍以上。银行股10倍就不错了。硬要比谁贵谁贱,那是乱来。
我之前有个粉丝,死盯着PE买股票。结果买了个PE 8倍的钢铁股。以为捡到宝了。没想到钢铁行业周期下行,股价一直趴着。
所以看PE得结合行业特点。不能光看数字大小。
PE陷阱:小心被"低PE"割韭菜
有些股票PE很低。但可能是业绩要暴雷的前兆。
公司赚钱能力下滑。股价没怎么跌。PE看着很低。实际是业绩在往下掉。
这就是典型的"价值陷阱"。新手最容易中招。
我踩过这坑。2018年看到某地产股PE才5倍。冲进去结果发现它债务爆雷。PE是虚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周期股。行业景气时PE低。其实已经到顶了。等行业下行,PE反而会飙升。
所以PE低不一定是好事。得看背后原因。
PE与其他指标搭配用才靠谱
单独看PE风险大。最好配上其他指标一起分析。
比如PEG指标。把公司增长速度考虑进去。PE除以增长率。
ROE也很重要。同样PE,ROE高的公司更优质。
现金流也不能忽视。有些公司账面盈利高,但现金流差。这种PE可能有水分。
我建议新手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别光看PE一个指标。
市场上老有人喊"PE低于15就买"。这种机械操作迟早被市场教育。
实战中PE的灵活运用
我一般会先看行业平均PE水平。再对比目标公司。
如果明显低于行业均值,我会深入研究原因。
可能是公司有问题。也可能是市场错杀的好机会。
记得2020年疫情初期。不少优质公司PE跌到历史低位。那会儿敢于出手的人现在都赚麻了。
但抄底也得有依据。不能光看PE低就冲。得分析基本面是否真被低估。
话说回来,PE只是工具。关键还是理解公司价值。
别被低PE迷惑。也别见高PE就跑。理性分析才是王道。
新手常犯的PE误区
我见过太多人把PE当万能指标。这太危险了。
PE没法预测短期走势。只能看长期估值水平。
还有人死守"PE低于10买入"的规则。市场哪有这么简单。
更搞笑的是有人拿PE选基金。基金哪有PE这一说?纯属乱用指标。
说白了PE是个参考。不能当圣旨。投资还得综合判断。
记住:没有完美的指标。只有适合的分析方法。
下次看到PE别慌。先搞清它在说什么。再结合其他信息做判断。
投资路上别想走捷径。慢慢积累经验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