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年利率有多离谱?
看到年利率23.4%我头皮都麻了。这个数字说白了就是高利贷水平。正规银行房贷利率才4%左右。信用卡分期年化大概15-18%。23.4%已经突破法律保护上限了。
你可能不知道。2020年最高法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是一年期LPR的4倍。现在大概14.8%左右。23.4%比这个高出快一倍。超出部分法院不支持。
我在百家号写过。去年有粉丝被网贷坑惨。借5万块。年利率标着18%。实际算下来综合成本超过23%。因为各种服务费保险费。最后滚到8万多。差点被催收公司逼得跳楼。
23.4%利率的实际杀伤力
举个简单例子。借10万块。年利率23.4%。一年利息就是23400元。平均每月1950元。这还不算复利。如果按月计息。实际年化利率会更高。
更可怕的是。很多网贷玩文字游戏。说日息0.065%。听着很少对吧。但乘以365天。就是23.725%。和23.4%差不多。这就是典型的花户套路。把年利率拆成日息忽悠人。
我在抖音评论区常看到粉丝哭诉。"当时着急用钱没细看合同"。"以为只是临时周转"。结果陷入利滚利陷阱。越还越多。最后只能借新还旧。恶性循环。
什么机构敢收23.4%?
说实话。正规金融机构不可能收这么高。银行信用贷普遍在4-15%。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就18-20%。23.4%基本是非持牌机构或者地下钱庄的水平。
我踩过这个坑。有次帮朋友查"AB贷"骗局。发现中介把银行低息贷款包装成高息产品。表面利率15%。加上各种服务费砍头息。实际成本直奔23%。这就是典型的割韭菜手段。
最坑的是有些网贷平台。打着"零门槛"旗号。实际用阴阳合同。签的时候说是15%。放款后偷偷改成23.4%。等你发现时已经被套牢了。
遇到高利率怎么办?
第一。赶紧查合同。看是否超过法定上限。超过部分可以不还。去年有个粉丝拿合同找我。我帮他算出实际利率24.1%。最后法院只支持14.8%的部分。
第二。别碰任何要求前置费用的贷款。比如"保证金""验资费"。这些都是骗钱的。真要贷款。去银行柜台办。虽然慢但安全。
第三。如果已经借了。尽快筹钱结清。高利率就像滚雪球。拖得越久越惨。我建议优先还这种毒奶粉贷款。其他低息的可以缓缓。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23.4%的利率就是金融鸦片。一时解渴。长期致命。真缺钱。找亲戚朋友周转。或者卖点闲置。都比借高利贷强。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更可能是骗局。
你看那些催收电话打得最凶的。利率肯定有问题。遇到这种贷款。赶紧跑。别等被保险人变成"被追债人"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