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掏钱给孩子买房,最怕遇到离婚分割
最近好几位粉丝私信问我这个问题。父母辛辛苦苦攒钱给孩子买房,结果小两口说离就离。房产到底算谁的?出资算借款还是赠与?今天咱们好好聊聊。
说白了,父母出资买房这事太普遍了。尤其现在房价这么高,没点帮衬真买不起房。但老一辈往往不好意思写借条,觉得自家人谈钱伤感情。结果一离婚,问题全来了。
关键看房产证写谁的名字
房产证上只写自己孩子名字。这种情况下,父母出资部分一般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离婚时,房子不算夫妻共同财产。但要注意,婚后还贷部分和增值部分,配偶有权分走一半。
房产证写了夫妻俩的名字。这就麻烦了。即使父母出了首付,也很难证明是单方面赠与。除非有明确借款协议,否则大概率被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
最坑的是这种情况:父母直接把钱打到开发商账户,但没说明是借款。离婚时对方咬定是赠与,你拿不出证据就惨了。
父母出资最好留下这些证据
借条必须要有。别觉得不好意思,白纸黑字最保险。最好让小两口都签字,注明是购房借款。
转账备注写清楚。打款时备注"购房借款",别用"生活费"这种模糊说法。
聊天记录保存好。微信里明确说过这是借款,这些记录关键时刻能救命。
有趣的是,很多老人觉得"我们出钱就是给孩子的"。但法律上,婚后父母出资默认是对夫妻双方的赠与。除非明确表示只给自家孩子。
已经结婚的补救措施
还没离婚的赶紧补借条。让子女和配偶一起签,最好做公证。
房产加名要谨慎。如果已经写了两个人名字,再想改成单方名字很难。除非配偶同意签放弃协议。
婚内财产协议赶紧签。明确约定父母出资部分的归属,这个法律效力很高。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等到要离婚才想起来这些事。其实呢,等到那时候对方很可能不认账。早做准备才是正道。
法院怎么判这类案子
查了最近判例,法院主要看三点:出资时的表示、房产登记情况、有没有书面约定。
父母说是借款,但拿不出证据。90%的情况都被认定为赠与。毕竟谁会随便借几十万不打借条?
父母和子女签了借条,但配偶不知情。这种也很难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所以最好让两口子都签字。
首付是父母出的,婚后一起还贷。离婚时,房子归登记方,但要补偿配偶还贷和增值部分。
说实话,我见过太多血泪教训。有位粉丝父母出了300万首付,结果离婚时媳妇分走150万。就因为没留证据,说不清是赠与还是借款。
给父母的三点建议
第一,别怕伤感情。写清楚是借款还是赠与,反而能避免将来更大的矛盾。
第二,别用现金。银行转账留痕,备注用途,比现金靠谱一万倍。
第三,咨询专业律师。花几千块做份协议,比将来损失几十万强。
说白了,父母出资买房本是好事。但不做好法律防护,很可能好心办坏事。房子是大事,别等到离婚才后悔没留证据。
最后提醒一句,各地法院判决可能有差异。北京上海判得严,小城市可能宽松些。具体问题最好找当地律师咨询。毕竟呢,房子的事,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