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不是退税。这个概念很多人都搞混了。我写这篇文章就是想帮大家理清思路。
专项附加扣除是个人所得税法里的一项政策。它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一些特定支出。这些支出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
简单说,这是个减税政策。在你每月发工资时,单位计算个税前,先把符合规定的部分扣除掉。这样你当月要交的个税就少了。
退税又是什么?
退税是另外一回事。每年3月到6月的个税汇算清缴期,你要把全年收入加起来重新算一遍。如果之前单位预扣的税比实际该交的多,税务局就会退给你多交的部分。
退税是因为预扣预缴和实际应纳税额有差异产生的。专项附加扣除影响的是你每月预扣的税额,也会影响年度汇算的结果。
举个例子,小张全年工资20万,专项附加扣除一共3万。他每月预扣的税会少一些。到了年底汇算,如果发现预扣多了,就能退税。
两者关系别搞混
专项附加扣除不是退税,但它能影响退税金额。很多人以为填报了专项附加扣除就能拿到退税,这不完全对。
你填报了专项附加扣除,每月到手工资会多一点。年底汇算时,如果预扣的税比实际应交的多,才能退税。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退税。如果你全年收入不高,可能本来就没交多少税,填报了专项附加扣除后甚至可能不用交税,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退税。
常见误区要避开
我发现很多粉丝对这个概念有误解。有人觉得不填报专项附加扣除年底能退更多税,这完全错了。
还有人以为填报了专项附加扣除就能自动退税,结果等到汇算期发现没退到钱,很失望。
其实呢,退税多少取决于你全年综合收入和已缴税款的差额。专项附加扣除只是影响因素之一。
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不良中介会忽悠人说"专项附加扣除就是退税",让你花钱代办。这纯属割韭菜行为。
填报要点要记牢
专项附加扣除每年都要重新确认。一般在12月份,个税APP会提醒你确认下一年的扣除信息。
说白了,如果你的信息没变化,直接点"一键带入"就行。如果有变化,比如孩子上大学了,要修改子女教育扣除标准。
有个小技巧,大病医疗支出可以在次年3月到6月汇算时申报,不用每月填。
我建议大家每年都认真填报。别小看这些扣除项,加起来可能省下不少钱。我去年帮一个粉丝算了一下,光是房贷和赡养老人两项,一年就少交了3000多税。
小编建议一下关键点
专项附加扣除不是退税,是减税政策。它能让你每月多拿点工资,也可能让你年底多退点税。
退税是年度汇算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填报专项附加扣除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说白了,专项附加扣除是"少交",退税是"多退"。两者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
大家别被"专项附加扣除等于退税"的说法忽悠了。了解清楚政策,合理利用,才能真正省钱。
最后提醒一句,个税APP里的信息要如实填写。别为了多退税瞎填,现在税务稽查很严,被查到可能要补税加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