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僵尸蝉"忽悠了
最近收到粉丝留言问中国有僵尸蝉吗。我第一反应是懵的。蝉还能变僵尸?这啥操作。
查了一下才知道。僵尸蝉是美国那边的玩意。他们有种周期蝉被真菌感染后行为异常。中国压根没有这情况。
说实话。你八成是把"僵尸企业"打成"僵尸蝉"了。这在金融圈太常见了。新手经常搞混这些专业词。
我干这行七年了。天天遇到类似问题。说白了。大家对专业术语不熟悉很正常。今天就来聊聊真正的"僵尸"。
什么是僵尸企业
僵尸企业可不是字面意思。这词在金融圈特指那些靠输血活着的公司。
这些企业自己赚不到钱。还欠一屁股债。全靠银行贷款或者政府补贴吊着命。
你看那些钢铁厂、水泥厂。好多年前就该关门了。结果硬撑着不倒。这就是典型僵尸企业。
我在百家号写过。2016年左右中国僵尸企业比例高达15%。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
话说回来。这几年情况好转不少。供给侧改革搞了好几年。很多僵尸被清理掉了。
但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又冒出新型僵尸企业。有些科技公司靠补贴活着。这更难识别。
怎么避开这些"金融僵尸"
作为老司机。我给大家支几招。避免踩雷。
首先看企业现金流。僵尸企业现金流常年是负的。但资产负债表还能撑住。这就有问题。
其次关注ROE指标。持续低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很可能就是僵尸。说白了就是赚的钱不够还利息。
我在头条经常提醒粉丝。别被高股息率迷惑。有些公司分红是借钱分的。这就是"下蛋鸡"的假象。
还有个简单办法。看企业是否频繁发债续命。频繁"借新还旧"的。基本可以拉黑。
令人惊讶的是。很多投资者就爱炒这种票。觉得有政府兜底。结果一割韭菜就套牢。
最新情况与投资建议
根据我掌握的数据。2023年僵尸企业比例降到8%左右了。但某些传统行业还是重灾区。
我个人看法。现在要特别警惕那些"花户"操作的公司。表面光鲜实际空壳。专骗小白。
话说回来。普通投资者最好的策略是资产配置。别把钱全押在一个行业。
买基金比炒股稳妥。至少基金经理会做专业筛选。不会让你不小心买到"老鼠仓"。
对了。千万别搞"漂单"。看到疑似僵尸企业赶紧跑。别等"破位"才后悔。
复利是好事。但前提是本金安全。踩中僵尸企业。十年复利一天归零。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投资前多做功课。别光听小道消息。我见过太多人"踏空"又"追高"。
市场永远有机会。但本金就那么多。守住钱袋子比啥都重要。你说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