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购证是什么玩意儿
很多新韭菜可能连认购证都没听说过。说白了就是90年代初搞股票发行时发的"入场券"。你想买股票?先得有认购证。这玩意儿刚开始是免费发的,后来能交易,价格就起飞了。
当时股市刚起步,上海深圳都有发行。上海的认购证最疯狂,1992年发了100万张,每张30元。本以为就是个普通凭证,结果被炒上了天。
二、最高炒到啥价格
我查了下历史资料,上海股票认购证在1992年最疯狂的时候,一张炒到了6000元。你没看错,从30元涨到6000元,涨了200倍!
更离谱的是末尾号码好的"金卡",有炒到1万元的。当时普通工人月薪才两三百,这价格够买套房了。
深圳的认购证也不遑多让。1992年"810事件"前,一张50元的认购证炒到了1500元。虽然没上海那么夸张,但也够吓人了。
三、为啥能炒这么高
说白了就是供需失衡。当时股票少得可怜,想炒股的人排长队。认购证成了稀缺资源,投机客一看有戏,就开始囤货居奇。
当时也没监管,消息也不透明。今天说要发新股,认购证明天就涨。明天说额度增加,价格立马跳水。典型的"消息市",散户被割得不要不要的。
更有意思的是,有人发现认购证能中签买股票。买到就是赚到,因为新股上市涨几倍是常事。所以认购证价格水涨船高,成了"下蛋鸡"。
四、疯狂背后的风险
我见过不少老股民,提起认购证都是又爱又恨。赚到的笑哈哈,套牢的哭唧唧。
1992年8月,深圳准备发新股,认购证价格一路狂飙。结果"810事件"爆发,政府叫停,一夜之间价格腰斩。很多人直接"割肉",连本金都捞不回。
还有人借钱炒认购证,结果"踏空"又"套牢",搞得倾家荡产。这教训到现在都适用:追高一时爽,爆仓火葬场。
五、现在的启示
说实话,认购证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股票开户简单多了,手机点几下就行。但投机心理没变,韭菜还是那批韭菜。
我看现在很多年轻人炒虚拟币、炒NFT,跟当年炒认购证一个套路。都是听着"暴富神话"冲进去,结果发现是"老鼠仓"。
建议大家:投资别光看赚钱,先想好亏钱怎么办。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守住本金的定力。现在行情不好,不如学学"资产配置",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话说回来,认购证最高6000元这个数字,现在看着吓人,但比起比特币从几毛炒到6万美金,也算小巫见大巫了。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是换了主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