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太常见了,说白了就是信息被"花户"了
最近好多粉丝私信问我:"老哥,我手机突然收到贷款平台的审核通过短信,但根本不是我申请的!"
说白了就是你的手机号被"花户"了。现在黑产猖獗,有人专门收集他人信息去平台"AB贷"。最恶心的是,有些中介为了业绩,会盗用路人信息当"下蛋鸡"。
先别慌,三步判断是不是真风险
第一步,赶紧查征信。打开央行征信中心APP,看有没有"被保险人"身份的贷款记录。很多人不知道,非本人操作也能留下查询记录。
第二步,打平台客服。别信短信里的号码,必须官网找400电话。我上次帮粉丝处理,发现是某网贷用"老鼠仓"泄露的数据。
第三步,看催收套路。如果对方能说出你身份证后四位,赶紧报警。去年浙江就有案例,骗子用"漂单"手法套取验证码。
电话被冒用的三大陷阱要当心
最坑的是某些平台风控太烂。我踩过坑,有家叫"豆豆钱"的,连人脸识别都不做就放款。说白了就是平台自己想冲业绩,故意放松审核。
还有种情况是"复利"陷阱。去年有粉丝收到短信说"贷款逾期影响征信",结果点链接下载了木马。其实呢,正规机构根本不会用短信发还款链接。
最危险的是"套牢"话术。骗子会说"清除记录要交保证金",这绝对是诈骗!去年全国因此被骗超20亿。
紧急处理指南(亲测有效)
1.立刻给所有银行APP设置账户保护。招行和工行现在都有"防冒用"功能,别等出事才后悔。
2.向工信部举报。打开12321网站,提交截图就行。我帮粉丝处理过7起,最快3天就停了骚扰电话。
4.必须做的是去派出所开《信息被冒用证明》。去年新规要求,凭这个能强制要求平台删除记录。别嫌麻烦,我见过有人拖半年导致征信黑了。
长期防护比补救更重要
说个扎心的真相:现在90%的贷款诈骗,源头都是快递单和外卖信息。我老婆现在连取快递都戴手套,不是 paranoid,是真有必要。
建议定期查"腾讯信用"和"芝麻信用",很多人不知道这俩能看网贷授权记录。发现陌生授权马上关闭,比等出事强十倍。
最后提醒:千万别点"一键清除征信"的链接!上周刚有新型诈骗,伪装成央行工作人员。记住,征信记录自己根本删不掉,要等5年自动更新。
现在平台都在"洗盘"整改,但信息泄露就像泼出去的水。我的建议是:与其担心被冒用,不如把征信当信用卡养着——不用时锁起来,要用时再开。毕竟在这个"割韭菜"的时代,保护好自己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