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征点5000元,真不意味着月入5000就不用交税
大家老问5000元以上怎么扣税。其实呢,这个5000元起征点是指扣除五险一金后的部分。很多小白都搞错了。你工资8000,但五险一金交了2000,实际到手6000。这时才开始算个税。所以工资5000不一定免税,工资6000可能也不用交税。说白了,看的是扣除五险一金后的余额。
我刚入行时也懵过。以为工资超5000就扣税。结果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这种误解太普遍了。令人惊讶的是,连很多HR都说不清。
7级税率表,别被高税率吓到
2023年个税还是7级超额累进税率。别看最高45%,其实你不会全部按45%交。超额累进的意思是,只有超过部分才按高税率交。
举个例子。月收入8000元(扣除五险一金后)。超过5000的部分是3000元。这部分按3%交。所以税很少。真正高收入人群才会用到高税率档。
有意思的是。8000-17000元部分税率10%。17000-30000元部分税率20%。以此类推。超过85000元的部分才45%。很多人看到45%就慌,其实没必要。
在我看来,这种设计挺合理。但忽略了中产阶层的实际负担。毕竟房租、教育、医疗压力大。
个税计算公式,一看就懂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5000-社保公积金-专项附加扣除。这个公式要记牢。
然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银行系统自动算。但你自己得心里有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这个月交多少税,要看全年累计。话说回来,年底奖金多的话,可能要补税。
我有个粉丝去年就踏空了。年终奖发了5万。结果汇算清缴时补了3000多。因为他没算好税率跳档问题。
6大专项附加扣除,能省不少钱
2023年还是6项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每月1000。住房贷款利息每月1000。赡养老人每月2000。这些都能抵税。
很多人不知道要提前申报。结果一年少抵几千块。就像把钱白送给税务局。典型的自己割韭菜。
我建议大家下载个税APP。把该填的信息都填上。特别是房贷、房租、子女教育这些。能省则省。毕竟现在钱不好赚。
有趣的是。很多年轻人不知道"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也能抵扣。每月1000元呢。这可是真金白银。
年终奖怎么计税?选对方式能省不少
2023年终奖可以单独计税或合并计税。选择合适的能省不少。一般年终奖高的适合单独计税。
举个例子。年终奖5万。单独计税可能只交490元。合并计税可能交更多。自己算算就知道。
但要注意税率跳档点。比如3.6万、14.4万这些临界点。超过一点可能多交几千税。别不当回事。
我见过有人因为年终奖多发1元。结果多交好几千税。这就是典型的"被1元伤害"。
最后提醒:别忘了年度汇算清缴
每年3-6月是个税汇算期。多退少补。去年有1.2亿人退税。你可能也在其中。
有些人专项扣除没填全。汇算时能退不少。但也有人要补税。特别是自由职业者和多处收入的。
建议大家3月就登录个税APP看看。别等到6月扎堆。系统容易卡。话说回来,退税虽好,但不如平时少交点。
说白了。5000元以上怎么扣税不难。关键是搞清楚规则。合理利用政策。别让自己的钱白白溜走。要是还有疑问,评论区聊聊。我帮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