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扣非净利润越高越好吗?今天我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先搞懂啥是扣非净利润
扣非净利润就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说白了,就是把公司卖房子、卖地皮这些一次性收入去掉后的利润。
你看上市公司财报,经常看到两个利润数字。一个是净利润,一个是扣非净利润。后者更能反映公司主业赚钱能力。
有些公司主业不赚钱,靠卖资产过日子。这样财报看着漂亮,其实主业早就套牢了。所以只看净利润容易被割韭菜。
扣非净利润高就一定好吗
其实呢,高扣非净利润不一定代表公司好。我见过不少下蛋鸡公司,扣非利润高得离谱,结果问题一大堆。
比如有些公司靠压榨供应商,延长付款周期。这样短期内利润是高了。但长期看,供应商不干了,公司就完了。
还有些公司削减研发费用,降低产品质量。这样也能提高扣非利润。但产品竞争力下降,迟早被市场淘汰。
最坑的是有些公司搞老鼠仓。表面扣非利润高,实际上钱都进了私人腰包。等你发现时,早就破位下跌了。
三个关键指标要看清
光看扣非净利润太片面了。我建议同时关注这三个指标。
第一,扣非净利润增速。如果今年比去年高,说明主业在发展。增速放缓就要警惕了。
第二,扣非净利润率。就是扣非利润占营收比例。太高可能有问题,太低也不行。不同行业标准不一样。
第三,现金流。很多公司利润高但现金流为负。这种就是漂单,迟早要出事。
我之前踩过一个坑。某公司扣非利润连续三年增长30%。我以为捡到宝了,结果发现他们通过关联交易虚增利润。这教训太深刻了。
这些情况扣非高要小心
有些特殊情况下扣非净利润高反而危险。新手容易忽略这点。
比如公司突然卖掉一块地。这块地本来账面价值低,卖出价格高。扣非利润就猛增。但这是一锤子买卖,不可持续。
还有公司搞AB贷之类的操作。表面利润高,实际债务堆成山。等债务到期,公司就完蛋了。
更隐蔽的是有些公司调节成本。今年该花的钱不花,明年利润就惨了。这种操作叫洗盘,老韭菜都容易上当。
我建议大家看财报要连续看三年。单一年份的数据很容易被误导。
理性看待扣非净利润
扣非净利润是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我们投资要看资产配置,不能只看一个数字。
我见过太多人因为追求高扣非利润而踏空。结果买在高点,被套牢好几年。
其实呢,稳健增长的公司最值得持有。不要贪图一时的高利润。要关注公司长期价值。
说白了,投资就像养鸡。不是看哪只鸡今天下蛋多,而是看哪只鸡能长期稳定下蛋。短线炒作容易被割韭菜。
所以啊,扣非净利润不是越高越好。关键要看增长是否可持续,是否健康。
投资要理性,别被表面数字迷惑。多研究公司基本面,少看短期波动。这才是长期赚钱的王道。
记住,金融市场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太高太美的数字,往往藏着你看不到的坑。这话可能不中听,但确实是我的血泪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