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真能不扣税?先认清基本事实
很多人问我怎样申请工资不扣税。说实话,这问题有点奇怪。工资哪能完全不扣税呢?国家收税是法定的。但确实有办法合法降低税负。
我看多了这类问题。不少朋友被网上"工资不扣税"的广告忽悠。那些都是割韭菜的。真正的税务筹划没那么玄乎。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要缴纳个税。不过有起征点和专项附加扣除。2023年起征点是5000元/月。低于这个数不用交税。
合法降低个税的实操方法
用好专项附加扣除
这可是真金白银能省下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都能抵扣。
我去年就帮粉丝算过。一个有房贷、要养娃的上班族,每月能多抵扣3000多。税负直接降了一档。可惜很多人连APP都不会填。
合理规划年终奖
年终奖计税方式有讲究。2023年底政策调整了。要么并入综合所得,要么单独计税。具体哪种划算得看个人情况。
我有个粉丝去年年终奖10万。没规划好,多交了近5000块税。今年我教他拆分发放,省了不少。
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
单位有企业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能税前扣除。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险、养老保险也能抵扣。
但要注意,这些都有额度限制。年金不超过工资4%,商业保险每年2400元封顶。
小心这些"不扣税"陷阱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流行"AB贷"、"花户"这些套路。说是能帮人避税,其实是违法的。轻则补税罚款,重则留下案底。
我见过有人用亲属身份证开多家公司"走工资"。税务系统金税四期上线后,这种操作早被监控了。去年就有粉丝因此被查。
还有些人让单位发"福利"代替工资。比如发购物卡、报销虚假发票。这些在税务稽查时都很容易被识破。
给工薪族的实在建议
其实呢,真想少交税,最靠谱的是提高收入。工资达到一定档次后,合理配置资产更重要。
比如说,把部分收入转为股权激励。或者通过合规的个体户形式承接业务。但这些操作有门槛,不适合普通打工人。
最简单的办法还是每年3月汇算清缴时认真核对。很多人退税能退几千,却因为嫌麻烦不操作。多可惜。
话说回来,税收是公民义务。合法筹划可以,偷税漏税绝对不行。我写过不少案例,那些想"不扣税"的人最后都吃了大亏。
建议大家下载"个人所得税"APP,把该填的专项附加扣除都填上。这是国家给的福利,不用白不用。
说白了,工资不扣税是伪命题。但合理降低税负完全可行。关键是要懂规则,别被"老司机"带沟里。
最后提醒:税务政策经常调整。2023年就有不少变化。关注官方信息最靠谱,别轻信小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