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阶段:1比特币能买2000个ETH
2014年7月 以太坊开启预售。当时价格是每比特币2000个以太币。说白了就是1个比特币能换2000个ETH。这个阶段持续了42天。总共卖了6000万枚ETH。我查资料时发现很多人搞混了预售价和上市价。其实预售根本不能用美元直接买。都是用比特币交易的。
正式上线交易所价格
2015年8月7日 以太坊在交易所正式开卖。Bitfinex第一个挂出交易对。当时开盘价约0.311美元。这个价格很多人记错了。我之前写文章时也差点搞混。必须强调这是交易所实际交易价格。不是预售价格。有趣的是 上线第一天价格就涨到0.45美元。早期参与者其实赚翻了。
价格波动真相:从几毛到4800
2016年ETH价格还在1美元上下晃悠。2017年牛市冲到1400美元。后来经历暴跌又反弹。去年最高摸到4800多美元。很多新人以为ETH一直很贵。其实最早真就是几毛钱。我刚入行时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数据不会说谎。Gas费贵是后来的事。早期转账几乎不要钱。
常见误区:预售价≠上市价
很多文章把预售价格和上市价格混为一谈。严格说预售阶段没有美元定价。当时1比特币约650美元。算下来1个ETH约0.325美元。但这是理论值。实际交易要等到上线交易所。我之前踩过这个坑。写稿时把两个价格搞混被粉丝纠正过。说白了 就是预售用比特币买 上市才能用美元买。
早期投资者现在怎么样了
按最低0.311美元算。涨几万倍很夸张。但别忘了早期风险极大。测试网出过问题。很多人中途割肉。我认识的巨鲸就有在10美元全抛的。现在想想都替他rekt。话说回来 早期参与者大多拿不住。真正赚到大钱的都是后来上车的。FUD满天飞的时候敢加仓的。
新手要注意这些坑
现在回看历史价格容易产生错觉。总觉得"早买就发财"。其实当时没人知道ETH能起来。我2015年注册交易所时 都不知道以太坊是啥。冷钱包操作还出过问题。现在交易所买ETH简单多了。但还是要提醒:历史价格不等于未来走势。最近gas war又开始了。转账费动不动几十块。和最早几毛钱形成鲜明对比。
说实在的 问"以太坊最早多少钱"的新手特别多。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是想确认ETH有没有潜力。我的建议是 别光看历史价格。要研究技术路线图。比如现在转向POS共识 就是重大升级。价格只是结果 关键看生态发展。你要是现在才入局 也不算晚。记住 别被FUD影响判断。我写这篇文章 就是希望粉丝少走弯路。毕竟当年我也是从几毛钱开始研究的。
以太坊首次ICO是什么时候进行的?
以太坊在2015年7月30日开始首次ICO。
这是以太坊代币的第一次公开销售。
当时价格是0.31美元一个。
ICO活动持续了42天时间。
最开始两周,1个比特币能换2000个以太坊。
随着时间推移,兑换比例逐渐减少。
最后一周,1个比特币只能换1337个以太坊。
这种设计是为了鼓励早期投资参与。
整个ICO总共募集了31531个比特币。
最终卖出的以太坊数量是6000多万个。
你看,这就是以太坊最初的发行情况。
以太坊价格后来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以太坊从0.31美元起步后价格一直在变。
2015年全年平均在2.8美元左右。
2016年5月最高涨到14.5美元。
2016年9月突然跳到185美元。
2017年是爆发年,最高接近1433美元。
2018年回落到117美元左右。
2019年又回到154美元。
2020年涨到241美元。
到2020年底达到730美元高点。
2025年6月左右,价格在4648美元。
其实呢,价格变化受很多因素影响。
包括技术升级和市场需求变化。
话说回来,从几毛钱到几千美元。
这个涨幅确实让人吃惊。
以太坊和比特币有什么区别?
比特币主要是用来做数字支付的。
以太坊则是一个应用开发平台。
简单说,比特币更像电子现金。
以太坊更像是一个操作系统。
比特币主要功能是转账和储值。
以太坊能运行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
比特币用的是工作量证明机制。
以太坊正在转向权益证明机制。
比特币总量固定在2100万个。
以太坊没有硬性总量上限。
比特币开发更注重安全稳定。
以太坊更注重功能扩展性。
举个例子,很多新项目都在以太坊上开发。
所以它们虽然都是加密货币。
但实际用途差别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