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投资理财全景回顾
2013年已经是十年前了。说实话现在回头看有点感慨。那会儿互联网金融刚冒头。余额宝才上线不久。很多老铁还在银行存定期。根本不知道理财还能这么玩。
那年GDP增速还在7.8%左右。经济还算稳健。不过影子银行问题已经开始冒头。P2P平台像雨后春笋。可惜后来爆雷的不少。真是割韭菜的黄金期。
我在百家号写过不少文章。当时建议粉丝别碰高息P2P。但很多人还是被15%+的收益迷了眼。结果2015年一堆平台跑路。血本无归。说白了贪心要不得。
当年最火的几类投资渠道
余额宝横空出世。7日年化收益率能到6%以上。比银行活期高十倍。我最早一批买了5万。现在看不算多。但当时已经算重仓了。
银行理财还是香饽饽。4-5%的收益稳稳当当。但门槛5万起步。很多人够不着。我有个粉丝非要凑钱买。结果被亲戚忽悠买了不保本的。差点套牢。
股票市场那年挺惨。上证指数在2000点附近晃悠。典型的"牛短熊长"。很多韭菜被套牢。我建议新手别轻易买多。但总有人不信邪。结果一路漂单到年底。
信托产品门槛高。100万起跳。普通人只能干瞪眼。有些AB贷渠道能帮忙"花户"。但我从来不敢推荐。风险太大容易踩雷。
当时踩过的坑和教训
说个真实案例。2013年有朋友找我问能不能买某P2P。年化18%。我劝他别碰。结果他偷偷买了30万。第二年平台跑路。到现在钱都没要回来。
还有一次。我看黄金破位下跌。觉得能抄底。结果买了就继续跌。被套了半年。后来才明白。在窄幅震荡市。抄底容易被埋。
那会儿外汇保证金也火。很多平台搞0保证金。杠杆400倍。我试过一把。赚了20%就收手。但见过太多人一夜回到解放前。杠杆玩不好就是自杀。
最坑的是某些银行理财。表面写着保本。实际是结构性产品。到期收益只有1%。客户去闹。银行说合同写了可能0收益。真是文字游戏高手。
如果回到2013该怎么做
现在回头看。2013年最佳策略应该是:
第一。把闲钱放余额宝。赚个无风险收益。我当时就建议粉丝至少留6个月应急资金在这。
第二。定投指数基金。虽然当年股市低迷。但坚持到2015年牛市能翻倍。可惜大多数人坚持不到。
第三。少碰P2P和高收益产品。真想要高收益。不如研究下可转债。那会儿市场冷。好标的多。
第四。学点基础理财知识。别听忽悠就下单。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不懂"免赔额"被保险坑。
有意思的是。2013年买房的人现在都笑了。但当时限购限贷。很多人被挡在门外。我有个铁粉因为社保不够。错过了最后上车机会。
给现在投资者的启示
十年过去了。市场变了但人性没变。现在照样有人追高杀跌。照样有人相信"稳赚不赔"。
关键是要有自己的资产配置。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我当时就强调"下蛋鸡"理论。要让钱生钱。但不能只养一只鸡。
复利的威力永远别小看。2013年你每月存1000。年化5%。现在也有18万多了。但大多数人连1000都存不下。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理财不是发财。是让生活更有底气。别总想着一夜暴富。踏踏实实做规划。比啥都强。
话说回来。2013年的教训现在依然适用。市场会变。但风险永远在那里。老司机都懂。慢就是快。稳才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