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条新闻刷屏了。说某矿工挖出比特币赚了37.2万美元。很多人看了直呼羡慕。但事情真这么简单吗?我干这行7年了。今天必须说点实在话。
37.2万美元是怎么来的?
查了下数据。这37.2万是按当时币价算的。一个区块奖励6.25个比特币。那会儿价格在5.9万左右。6.25乘5.9万就是36.875万。加上点手续费凑整了。所以看到的37.2万。
但新手容易犯糊涂。以为挖到就是赚到。其实呢?这数字是毛利不是净利润。矿工要交电费。设备也在贬值。还有矿池手续费。真正到手可能打七折。
有意思的是。2020年减半后区块奖励从12.5降到6.25。当时币价才8千。现在虽然数量少了一半。但美元价值反而高了。这就是币圈的魔幻现实。
现在挖矿还是躺赢吗?
很多人以为矿工天天数钱。我只能说too young。去年帮粉丝看矿机配置。发现电费吃掉大半利润。特别是夏天。空调一开电费哗哗流。
更惨的是遇到gas war。全网算力暴涨。小矿场直接rekt。我认识个老哥。去年投了50万矿机。现在电费比收益还高。天天愁得睡不着。
还有个坑是halving倒计时。明年4月左右要第四次减半。区块奖励降到3.125个。价格不涨的话。矿工集体哭晕。到时候可能引发FUD潮。
散户该不该入场挖矿?
经常有粉丝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建议很明确:别冲动。去年就有粉丝找我注册矿池。结果被scam项目骗了两万。
真想玩挖矿。先算清楚电费账。国内电价一般0.6元/度。矿机功耗2000瓦。一天电费28.8元。按当前难度。可能挖一个月都回不了本。
话说回来。云挖矿也别轻易碰。很多是资金盘套路。去年我写过分析文章。结果被同行骂"唱衰矿圈"。但保护粉丝安全比面子重要。
37.2万背后的真正机会
其实呢?矿工故事只是表象。重点看的是市场信号。币价能支撑这个收益。说明机构资金在进场。最近灰度增持动作明显。
更值得关注的是减半前的布局窗口。历史数据显示。减半后6-12个月往往有大行情。但这次可能不同。美联储政策影响太大。搞不好又是whiplash行情。
建议普通玩家这样操作:与其自己挖矿。不如定投主流币。至少没有电费烦恼。我助理小王就坚持每周买1000U比特币。两年下来收益比挖矿稳多了。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看到37.2万别眼红。矿圈永远是二八定律。20%专业团队赚走80%利润。新手入场先做足功课。至少搞懂hashrate和difficulty关系。
记住啊。别人晒收益时。永远没告诉你他亏了多少次。我刚入行时也交过学费。冷钱包操作失误丢过0.5个BTC。那会儿价格才3千。现在想想都肉疼。
所以理性看待这个新闻。币圈机会很多。但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与其盯着矿工收益。不如先搞懂自己能承受多大风险。你觉得呢?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矿工挖出比特币的收益是怎么算出来的?
挖比特币能赚多少钱呢
主要看两部分收入
一是新区块的比特币奖励
二是处理交易的手续费
举个例子,最近有矿工
挖出区块赚3.151个BTC
其中3.125个是基础奖励
0.026个是交易手续费
按当时价格算约33万美元
你看到的37.2万美元类似
比特币价格一直在变
所以美元收益也会波动
说白了,收益就是这两部分
价格高时赚得多
个人矿工现在还能挖到比特币吗?
现在个人挖比特币很难了
全网算力已经超过600EH/s
个人设备算力太小了
有个小矿工用3.3TH
成功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你买台家用矿机试试
几乎不可能挖到
除非你有大型矿场
话说回来,偶尔有人成功
但这种事很少见
知识库提到概率微乎其微
别指望靠这个赚钱
电费可能都赚不回
自己挖矿和加入矿池哪个更划算?
独立挖矿和加入矿池差别大
自己挖矿成功率太低
可能几个月没收入
加入矿池就不同了
大家算力合在一起
挖到区块概率高
收益按比例分配
虽然单次少但更稳定
F2Pool这些大矿池
现在占了大部分
但独立挖矿也有意义
体现比特币去中心化精神
说白了,想稳定赚钱就入池
想体验可以自己试试
但收益可能不够交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