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不是银行存款,别被高收益忽悠了
最近好多粉丝问我信托产品的事。说实话,信托这几年被炒得挺火。很多人冲着8%甚至更高的年化收益就冲进去了。
信托产品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你把钱交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拿去投资房地产、基建或者企业贷款。你坐等收钱就行。
但千万别以为信托是银行理财。它风险高多了。银行理财现在都净值化了。信托呢?很多还是预期收益。听着很美好,实际不一定能兑现。
我见过不少投资者,看到"8%保本"就激动。结果呢?产品延期兑付,本金都拿不回来。这种事在2021年之后特别多。
信托产品的三大坑,老司机亲测
第一个坑:刚性兑付没了。以前信托产品基本都能按时兑付。现在不一样了。资管新规一出,刚性兑付取消。信托公司不兜底了。
第二个坑:门槛高。100万起投。普通人凑个首付都难,哪来这么多闲钱?结果很多人借钱买信托,最后被套牢。
第三个坑:信息不透明。你买的信托投向哪里?底层资产是什么?很多投资者一问三不知。这不就是盲投吗?
去年有个朋友找我,说买了一个房地产信托。结果开发商暴雷,产品直接"破位"。到现在钱还没拿回来。
信托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他们收1-2%的管理费。但出了问题,他们也不赔钱。说白了,风险全在投资者身上。
什么样的人适合买信托?
说实话,信托不适合大多数人。它只适合三类人:
第一类是高净值人群。100万对你来说就是零花钱。亏了也不影响生活。
第二类是专业投资者。你得懂房地产、懂基建。知道怎么分析底层资产。
第三类是养老资金规划者。用信托做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但比例不能太高。
普通工薪族还是踏实点。买点国债、货币基金。收益率虽然低点,但至少安心。
我见过太多人,为了多那2-3个点的收益,把自己"套牢"。最后连本金都拿不回来。这不就是典型的"割韭菜"吗?
买信托前必须问清楚的三件事
第一问:资金投向哪里?别光听销售吹。得看合同里写的底层资产。
第二问:还款来源是什么?如果投房地产,开发商有没有实力还钱?
第三问:增信措施有哪些?有没有抵押物?抵押率多少?
别被销售忽悠。现在信托违约率不低。2023年信托违约规模超过800亿。这可不是小数目。
信托不是下蛋鸡。别指望它每年稳稳下蛋。市场不好,它可能连壳都不给你。
最后说句实在话。信托可以买,但要控制比例。别超过你可投资资产的20%。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对吧?
现在市场上有些信托产品确实不错。但你得擦亮眼睛。别光看收益,要看风险。
投资这事儿,慢就是快。急不得。你看那些赚大钱的,哪个不是稳扎稳打?
话说回来,如果你不懂信托,最好先从银行理财开始。等经验多了再考虑信托也不迟。毕竟,保住本金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