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小发行量币种值得关注
发行量低于1亿的数字货币最近很火。很多新手问我这问题。说白了就是想找潜力股。大饼发行量2100万。以太坊没有上限。但很多新项目故意把总量控制得很小。
我见过太多人追高大市值币。结果套在山顶。发行量小的币。如果项目靠谱。上涨空间确实更大。但风险也高。容易被巨鲸操控。
其实呢。发行量不等于流通量。很多项目团队手里还锁着不少。流通盘可能才几千万。这才是关键指标。
目前市面上的低发行量选手
我查了下数据。现在发行量低于1亿的币有几十个。但真正值得看的不多。
Ripple(XRP)总量1000亿。但流通才500亿左右。不算低了。别被忽悠。这不算小盘。
Chainlink(LINK)总量10亿。流通6亿多。勉强算半个。但已经不算小盘了。
真正符合标准的有Algorand(ALGO)。总量100亿?不对不对。总量是100亿但实际流通没那么多。我记混了。应该是10亿总供应?让我再确认下。
算了不纠结数字。重点是像IOTA这种。总供应量27.79亿。但实际流通量很低。还有Tezos(XTZ)。总供应量7.63亿。流通量更少。
小盘币的致命陷阱
话说回来。低发行量不等于好投资。FUD满天飞。很多项目就是靠这个概念割韭菜。
我去年踩过一个坑。有个币宣传"总量仅5000万"。结果发现团队预留了80%。流通才1000万。价格被操纵得一塌糊涂。我rekt了。
gas war时。小盘币最惨。交易拥堵。手续费比币值还高。我有次转100块的币。付了50块gas。太离谱了。
还有种情况。项目方突然增发。发行量说变就变。我见过一个项目。开始说总量1亿。后来改口说无限供应。投资者全懵了。
怎么筛选靠谱的小盘币
说点实用的。别光看发行量数字。
先看团队背景。查他们过往项目。有没有跑路记录。我在Gate.io上见过不少空气项目。白皮书写得天花乱坠。实际就是割韭菜。
再看社区活跃度。巨鲸持仓比例。如果前10个地址占了80%。赶紧跑。这种容易被控盘。
最后看实际应用场景。有没有真实用户。有些币技术不错。但没人用。纯炒概念。我吃过这亏。
我建议新手拿闲钱试水。别All in。小盘币波动太大。昨天还涨30%。今天可能跌50%。心脏受不了。
我的个人操作建议
我个人现在关注几个发行量低于1亿的币。但具体名字先不说。怕你们盲目跟风。
我习惯分三批建仓。第一批试水。看看市场反应。第二批等回调。第三批留着补仓。别一把梭哈。
话说回来。现在市场行情不好。很多小盘币跌得妈都不认。但也可能是个机会。关键是要选对项目。
记住一句话。不要因为发行量小就买。要因为项目好才买。发行量只是参考指标之一。
最后提醒。冷钱包一定要备份助记词。我之前就弄丢过。差点rekt。这种教训太深刻了。新手多问问老韭菜。少走弯路。
行情变化快。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我写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啊朋友们。
发行量低于1亿的主流数字货币有哪些?
比特币发行量2100万枚。这是最知名的例子。
莱特币发行量8400万枚。流通总量约6400万。
比特币现金也是2100万枚。和比特币一样数量。
GBYTE/字节雪球只有100万枚。MKR同样100万枚。
这些都属于发行量少的币种。
说白了就是总量有限。
话说回来比特币虽然2100万不算特别少。
但比起瑞波币1000亿就少多了。
以太坊流通量超1.1亿已经不算小了。
所以真正低于1亿的不多。
为什么发行量低于1亿的数字货币可能更有投资价值?
其实呢稀缺性是关键因素。
总量少自然显得珍贵。
就像黄金为啥值钱一样道理。
供应有限容易推高价格。
市场需求增加时涨幅可能更大。
小币种成长空间通常更广阔。
话说回来竞争压力也小一些。
大币种已经很成熟了。
小币种有机会后来居上。
不过风险也大得多。
所以投资前得仔细研究。
说白了就是高风险高回报。
如何判断一个发行量小的数字货币是否值得投资?
先看项目团队靠不靠谱。
技术实力强不强很重要。
再看有没有实际应用场景。
纯炒概念的别碰。
市场接受度也得关注。
交易量太小可能有问题。
监管政策风险不能忽视。
最近好多"稳定币"骗局。
所以得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话说回来别光看发行量。
项目本身质量才是根本。
说白了就是别只看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