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稳赚不赔"忽悠了,理财都有风险
"理财有风险"不是空话。说白了,所有理财都有风险。有人不信邪,觉得银行理财就是存款。其实呢,资管新规早就打破了刚兑。2025年了,还想着理财保本?那真是活在梦里。
我见过太多人。他们拿着辛苦钱买理财,结果一看亏损就慌了。为什么?因为没搞懂风险。理财不是存钱,收益高必然伴随风险。这是铁律。
有趣的是,现在连R1级理财都不绝对安全。虽然风险极低,但也不是存款保险范围。很多人还以为银行理财和存款一样。错!大错特错。
银行理财≠存款,2025年这些风险最要命
2025年银行理财分5个风险等级。R1到R5,风险逐级上升。R3级以上可能损失本金。别被高收益蒙蔽双眼。
市场风险最常见。债券价格随利率波动。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很多小白不懂这个。买了债基发现净值下跌就慌。
信用风险也可怕。债券发行人违约,本金就打水漂。虽然银行理财多投高评级债,但也不是100%安全。
流动性风险被忽视。很多产品有封闭期。急用钱时取不出来。去年就有客户找我哭诉。孩子生病要用钱,理财却锁死了。
更别说汇率风险。美元理财看着收益高。但人民币一升值,实际收益就缩水。2025年美元指数走弱,好多投资者吃了暗亏。
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几级?测一测
理财前先搞清自己能承受多大风险。银行有风险评估问卷。但很多人乱填。为了买高风险产品随便选"激进型"。
我建议用"100-年龄"法则。30岁可以配置70%高风险资产。60岁就该以低风险为主。别跟风乱投。
看看你能接受多大亏损。亏5%睡得着?还是亏1%就失眠?这决定你适合什么产品。
有意思的是,2025年新发净值型理财中。82.94%是二级中低风险产品。说明大多数人还是保守。只有0.5%选五级高风险。聪明人都知道,高收益背后是高风险。
老司机教你三招规避理财风险
第一招,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货币基金、债基、指数基金合理搭配。股债平衡是王道。60%股票+40%债券,波动小很多。
第二招,长期持有。股市牛熊周期3-5年。拿不住就容易割肉。定投指数基金,持有3年以上,大概率赚钱。
第三招,看懂产品再买。查备案,看投向。底层资产超过30%是非标,风险立马+2级。别被花哨名字迷惑。
2025年我特别提醒。美元理财收益虽高,但汇率波动大。天风证券说美元信用动摇。贬值2%,5%收益变3%。不划算。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
理财的本质是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没有零风险高收益的好事。别信"保本年化15%"的鬼话。那是割韭菜。
在我看来,普通人理财目标别定太高。3%-5%年化收益很合理。追求10%+的,要么专业要么运气好。
最令人担忧的是。2025年还有人分不清理财和存款。P2P爆雷教训还不够?记住,银行理财不保本。R3级以上可能亏本金。
所以别贪心。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安全垫不是产品,是你的认知深度。多学习,少跟风。这才是2025年理财的正确姿势。
说白了,理财有风险。但风险可控。关键是量力而行,别被割韭菜。记住这句话,至少少踩一半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