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IPO?别被专业术语吓到
IPO全称是首次公开发行。说白了就是公司第一次向公众卖股票。很多小白以为IPO就是上市,其实不对。
IPO只是上市前的一个步骤。公司在IPO阶段会找券商做承销,确定发行价格。这个过程一般持续几周到几个月。
IPO期间股票还没在交易所交易。投资者通过申购方式参与,但能不能中签要看运气。我见过不少粉丝抱怨打新总不中,其实这就是IPO阶段的事。
上市才是真正在交易所挂牌交易
上市才是股票真正开始在二级市场买卖的时刻。IPO完成后,股票才会在交易所挂牌,普通投资者才能自由买卖。
关键区别来了:IPO是发行过程,上市是交易开始。就像卖房子,IPO是开发商卖新房,上市是二手房可以自由转手了。
很多新手分不清这两个概念,结果在操作时闹笑话。去年有个粉丝问我"为什么上市的股票不能申购",其实就是没搞懂IPO和上市的时间点。
IPO到上市要经过哪些坎
从IPO到上市不是一帆风顺的。公司要过证监会审核这道关。现在注册制推行后流程快了些,但该走的程序一步不能少。
中间还要做路演,就是公司高管到处给机构投资者讲故事。这个阶段普通散户参与不了,基本是机构的"私密派对"。
定价也是门学问。定太高可能破发,定太低公司又觉得亏。2023年有家科技公司定价过高,上市首日就破发,打新人全部套牢。
有趣的是,IPO阶段叫"发行价",上市后的价格就叫"开盘价"了。两个价格经常不一样,有时候差得还挺多。
投资者该关注哪个环节
散户主要关注上市后的交易。IPO阶段能参与的只有打新,中签率低得可怜。最近科创板打新中签率平均不到0.05%。
但话说回来,打新还是有技巧的。我建议关注那些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的新股。2024年上半年,这类新股上市首日上涨概率超过70%。
上市后的波动更大。有些股票IPO很火爆,上市就"见光死"。去年有个热门IPO,申购时万人追捧,上市首日跌了20%,不少老司机都栽了跟头。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有些自媒体把IPO吹得天花乱坠,说能稳赚不赔。这明显是在割韭菜。打新也有风险,去年破发的新股比例达到35%。
实操中容易踩的坑
很多新手以为IPO就是上市,结果错过交易时机。有粉丝告诉我他中了新股,却不知道上市首日就能卖,硬是拿了一个月。
还有人把IPO和增发搞混。增发是老股再融资,和IPO性质完全不同。增发一般对股价不利,容易被市场解读为"圈钱"。
说白了,IPO是起点,上市是开端。投资不能只看表面热闹,要搞清楚背后的逻辑。毕竟市场专治各种不服,你以为的"下蛋鸡"可能转眼就成"烫手山芋"。
其实呢,搞懂这些基础概念不难。关键是要分清阶段,别在错误的时间做错误的操作。踏空不可怕,被套牢才麻烦。毕竟在股市,活着比赚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