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缩水一半,房子还值得买吗?
最近好多粉丝问我这个问题。40年产权只剩17年了能买吗?我摸着良心说,这事儿得掰开揉碎了讲。
我先说个真实案例。去年有位朋友买了套只剩20年产权的公寓。现在想卖,价格直接腰斩。银行还不乐意给买家贷款。血亏啊!
40年产权是什么鬼?
很多人以为商品房都是70年产权。其实不是。40年产权一般是商业公寓、写字楼。说白了就是商住两用房。
这类房子水电费贵得离谱。按商业标准收费。冬天洗澡都得算着时间。物业费也是普通住宅的两倍。说白了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最坑的是贷款。银行对剩余产权年限有要求。普遍要30年以上。现在只剩17年。基本贷不到款。就算能贷,首付也要6成起。杠杆玩不起来啊。
产权到期后房子归谁?
这是最让人焦虑的。根据现行政策,产权到期后可以续期。但要补交土地出让金。具体怎么算还没明文规定。
我问过几个开发商朋友。他们说续期费用可能按当时房价的10%-30%收。算下来可能几十万。这笔账得提前想清楚。
有个粉丝去年续期花了15万。他那房子才值80万。等于白干好几年。你说冤不冤?
17年产权的致命伤
第一,升值空间基本锁死。房产中介都不乐意挂这类房源。买家一听产权短直接pass。挂半年都卖不掉。
第二,学区指望不上。很多城市规定产权30年以上才能落户。17年连孩子上学都成问题。家长看了直接摇头。
第三,折旧太狠。按会计准则,40年产权的房子每年折旧2.5%。现在只剩17年。相当于每天都在贬值。这哪是下蛋鸡,纯纯的烫手山芋。
我去年踩过这个坑。买了套35年产权的公寓。现在想转手,中介说至少打7折。肠子都悔青了。
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
说实话,除非满足这三个条件:
1. 价格低于周边同地段住宅50%以上
2. 现金流特别紧张,急需过渡性住房
3. 打算长期持有收租,不指望转售
我在深圳见过一个案例。有人8万买了套只剩15年的公寓。月租2500。租金回报率37%。这种属于捡漏,可遇不可求。
普通人还是别碰。真要买,至少留30%砍价空间。产权每少5年,价格至少再砍10%。这是血泪教训。
最后说句大实话
现在二手房市场冰封。产权瑕疵的房子最先被抛弃。我建议多花点时间找70年产权的次新房。
如果实在预算有限。不如看看共有产权房或者保障性租赁住房。虽然条款多,但产权有保障。
记住啊,买房不是买菜。产权年限是命根子。别等交了钱才后悔。到时哭都没地方哭。
看完还不明白的。评论区问我。别说我没提醒你,这坑我替你们踩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