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热潮背后的真相
最近很多人问我。用红包真的会影响商家收入吗。说实话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做了7年金融观察。见过太多商家因为红包活动又爱又恨。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红包活动分两种。一种是商家自己发。一种是平台统一搞。很多人以为发红包就是亏钱。其实没那么简单。商家发红包可能会短期降低单笔利润。但能带来更大收益。
商家自己发红包的真实影响
商家自己发红包。比如满减券。这其实是一种营销策略。表面上看。单笔收入少了。但客流量增加了。复购率也上去了。我看过不少案例。某奶茶店发10元券。看似亏了5元。但顾客顺便买了小吃。总体利润反而高了。
但也有坑。有些新手商家。红包力度太大。成本控制不好。最后真的"割韭菜"割到自己。特别是小商家。没有大数据支撑。随便跟风发红包。很容易"套牢"。
有趣的是。很多商家不知道。发红包也有讲究。比如设置使用门槛。限定时间段。这样能避免"踏空"。把红包效果最大化。
平台红包对商家的影响更大
真正影响大的是平台红包。比如618。双11这些大促。平台发红包。商家要配合降价。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平台抽成不变。但商品价格降了。商家利润空间被压缩。
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平台搞"AB贷"式玩法。看似给商家引流。实际上把流量和定价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商家不参与活动。流量就少了。参与了。利润又薄。这叫"两难"。
我看过一组数据。去年双11。30%的中小商家表示。活动期间销售额增加。但净利润反而下降。这就是典型的"量增利减"。商家变成了平台的"下蛋鸡"。
如何避免红包陷阱
那商家该怎么应对呢。首先得算清楚账。不能盲目跟风。我建议商家做好"资产配置"。把营销预算合理分配。别把所有钱都砸在红包上。
其次。要学会设置免赔额。比如红包使用条件要合理。不能让羊毛党"花户"。否则就是白送钱。有些商家学聪明了。在红包里加了复购条件。这样能留住客户。
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私域流量。别完全依赖平台。否则永远被平台牵着鼻子走。说白了。红包只是工具。关键看你怎么用。
我的个人观点
在我看来。红包本身不会直接影响商家收入。关键看怎么设计和使用。很多商家把红包当成救命稻草。结果越陷越深。
其实呢。长期来看。健康的价格体系比短期红包更重要。我见过不少商家。靠红包火了一阵子。后面就"破位"下跌了。因为客户只认低价。不认品牌。
话说回来。红包还是有用的。特别是在新客获取阶段。但商家要明白。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红包上。否则就是"漂单"操作。风险太大。
现在市场上。有些商家已经开始调整策略了。减少单纯红包。增加会员权益。这样客户黏性更高。收入更稳定。这才是长久之计。
最后提醒大家。不管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要理性看待红包。别被表面的"优惠"迷惑。真正的商业价值。在于持续创造客户价值。而不是一时的"洗盘"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