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什么是慢特病
慢特病就是慢性特殊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癌症这些需要长期治疗的病。医保系统里专门给这类病设立了特殊报销政策。
很多粉丝问我该不该办慢特病。我做了7年金融财经,最近也在研究医保这块。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第一个坑:报销比例没想象中高
大家都以为办了慢特病就能全额报销。其实呢,很多药和检查项目还是自费。
我在医院蹲点观察过。一个糖尿病患者,办了慢特病后,基础胰岛素能报销。但新型胰岛素还得自己掏钱。最后算下来,实际报销比例也就60%左右。
更气人的是,有些医院为了控制成本,根本不给开能报销的药。你只能自费买高价药。这不等于变相割韭菜吗?
第二个坑:选定点医院被套牢
办慢特病必须选一家定点医院。这一选定就是一年。你想换医院?不好意思,得等明年。
我有个朋友就是被坑了。他选的医院设备老旧,检查结果不准。想换个大医院看看,结果医保报不了。最后花了双倍钱。
这不就是典型的被套牢吗?选错了医院,整年都得忍着。
第三个坑:年度限额太低
很多人不知道,慢特病报销是有年度限额的。超过这个数,全部自费。
去年我查过数据,像糖尿病这种常见慢特病,很多地方的年度限额才3000-5000块。但实际治疗费用可能上万。
更坑的是,这个限额还不能累积到下一年。年底用不完就清零。等于你白交了医保钱。
第四个坑:审核太严格容易被拒
办慢特病要提交一堆材料。检查报告、病历、诊断证明...少一样都不行。
我亲眼见过有人跑了三趟医保中心。第一次材料不全,第二次格式不对,第三次医生签字漏了。
最离谱的是,有些地方还要求提供近三年的病历。很多患者根本没保存那么久的资料。
审核通过率其实不高。据我了解,第一次申请就被拒的占了三成以上。
第五个坑:影响商业保险理赔
这个坑最隐蔽,但后果最严重。很多人办了慢特病后,再买商业保险就麻烦了。
保险公司一看你有慢特病记录,要么拒保,要么大幅提高保费。有些甚至直接把相关疾病列为免赔额。
我有个粉丝就是这样。办了慢特病后想买重疾险,结果被告知高血压相关疾病都不赔。这不等于花钱买个寂寞吗?
到底该不该办?我的建议
说了这么多坑,不是让你完全不办。关键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你的病确实需要长期高额治疗,而且当地政策比较友好,那还是值得办的。但千万别盲目跟风。
建议先去医保中心问清楚:报销范围有多大?年度限额多少?能不能换医院?这些关键问题。
最后提醒大家,医保只是基础保障。真正要防范大病风险,还得做好资产配置,适当配置商业保险。别等到生病了才后悔没早做打算。
你看,办慢特病这事,真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别被表面的"福利"蒙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