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你会分不清借和贷?
很多人都有这个困扰。说白了就是记账时搞不清哪边该记借哪边该记贷。
你看会计记账有个T型账户。左边是借右边是贷。但借不一定代表借钱贷也不一定代表贷款。
我刚入行时也傻傻分不清。每次做账都得翻书。后来才发现问题出在理解方式上。
令人惊讶的是多数人把"借"等同于"借钱"把"贷"等同于"贷款"。这完全错了。
会计里的借贷只是记账符号。跟日常说的借钱贷款没关系。就像南北方向跟指南针没关系一样。
有趣的是借贷规则其实很简单。资产增加记借减少记贷。负债增加记贷减少记借。
所以现金增加应该记借。欠银行钱增加应该记贷。就这么简单。
二、3个实用技巧帮你快速分清借贷
第一招:记住"左借右贷"。记账时左边永远是借右边永远是贷。不用想太多。
第二招:用"增借减贷"记资产类。现金、存货这些资产增加就记借减少就记贷。
第三招:反向记负债和权益。负债增加记贷减少记借。所有者权益也是这样。
说白了就是:资产跟负债是反着来的。一个增加另一个就减少。
举个例子你去银行存1万。你的现金减少了记贷。银行存款增加了记借。
你看是不是很简单。别被那些专业术语吓到。其实就是个记账规则。
我在百家号写过类似文章。很多粉丝留言说终于搞懂了。之前一直被"借贷"两个字误导。
三、日常场景怎么应用?
买股票时。你用现金买股票。现金减少记贷。股票增加记借。
还房贷时。本金减少记借。现金减少记贷。利息费用增加记借。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小白炒股时搞不清这些。结果账目乱七八糟。连自己赚亏多少都算不对。
我见过有人把买入记成贷卖出记成借。结果整个账户都乱套了。这叫割韭菜都不用动手。
在支付宝理财时也是。余额宝转入记借转出记贷。别被界面迷惑。
基金定投时。扣款那天现金减少记贷。基金持仓增加记借。
说白了就是:你得到东西记借付出东西记贷。这么想就简单多了。
四、避坑指南:别踩这些雷
第一别被"借"字误导。它不代表借钱。第二别把借贷跟收支混为一谈。
我踩过最大的坑是把收入记成借。结果整个利润表都错了。收入应该记贷才对。
还有人分不清"应收账款"。这是资产应该记借。但很多人记成贷。
老司机建议:刚开始记账时列个表。资产类、负债类、收入费用类分开记。
每天记完检查一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不平衡肯定有错。
其实呢会计没那么复杂。关键是要理解背后的逻辑。而不是死记硬背。
你看那些财务高手。他们不是记性好而是理解透了。借贷只是工具不是目的。
所以记住:借在左贷在右。资产增借减贷。负债反着来。三句话搞定。
别再为借和贷发愁了。用这方法练一周你也能成老司机。毕竟财商提升就从搞懂基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