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被割韭菜了,IPO和上市根本不是一回事
最近又有粉丝问我。说看到新闻说某公司IPO成功。然后第二天就冲进去买股票。结果根本买不到。闹了个大红脸。其实啊。这都是因为没搞清楚IPO和上市的区别。难怪老被当韭菜割。
很多小白以为IPO就是上市。其实这俩差得远了。我干这行七年。见过太多人因为搞混这两个概念亏钱。今天必须给你讲明白。省得你再踩坑。
IPO是"发新股",上市是"卖股票"
IPO全称首次公开募股。简单说就是公司第一次向公众卖股票。这步走完公司才能拿到真金白银。上市呢。是股票能在交易所自由交易了。
IPO阶段企业是收钱的。资金直接进公司账户。上市后买卖股票的钱。都是投资者之间转手。跟公司没啥关系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有啥区别。反正最后都能买。错。大错特错。IPO结束到正式上市。中间还有段时间。这时候你根本买不到股票。只能干瞪眼。
说白了。IPO是公司融资。上市是股票流通。一个在一级市场。一个在二级市场。完全两码事。
先IPO后上市,顺序不能乱
流程上必须先完成IPO。才能申请上市。IPO要过证监会这关。写招股书。搞路演。定价发行。全套流程走下来少说半年。
上市呢。是拿着IPO批文找交易所。交易所还要再审一遍。审核通过才能挂上交易代码。整个过程走下来。IPO到上市起码得15-30天。
有意思的是。IPO成功了不一定能上市。去年就有家网红公司。IPO过会了。结果上市前曝出财务问题。交易所直接否了。股票成了废纸。投资者血本无归。
在我看来。这种事最坑散户。消息不透明。等你知道的时候早就晚了。所以追新股要谨慎。别一听说IPO就头脑发热。
资金去向不一样,这才是关键
IPO的钱直接进企业腰包。用来扩产。研发。还债。2024年A股IPO平均募资12.3亿。企业拿到钱才能继续发展。
上市后的交易。钱在投资者之间流转。企业拿不到一分钱。所以有些公司上市后股价涨上天。老板却哭穷。就是因为钱没进公司账户。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散户分不清这个。看到上市暴涨就以为企业赚翻了。其实可能只是击鼓传花。最后接盘的永远是小白。
记得去年有只新股。上市首日涨300%。结果三个月后跌回发行价。不少人踏空又追高。双重挨打。这就是没搞清资金流向的后果。
特殊情况:不经过IPO也能上市
正常情况是IPO完接着上市。但也有例外。比如介绍上市。公司不发新股。直接把已有股份挂交易所。像蔚来就是这么干的。
还有借壳上市。买个垃圾上市公司壳。把自己的资产装进去。省了IPO排队时间。不过壳公司可能有雷。容易被套牢。
另外。双重上市也流行。像阿里在港股美股两边挂。规避单一市场风险。但维护成本高。小公司玩不起。
说实话。这些花活看着挺美。但风险不小。我建议小白还是走常规路。别总想着抄近道。金融圈没那么多捷径。
散户该注意啥,别当冤大头
作为过来人。提醒几点。打新别盲目。IPO通过不等于稳赚。上市首日容易破发。去年破发率超30%。
看招股书别偷懒。里面藏着雷。某奶茶企业70%原材料依赖一家供应商。招股书写了。但没人看。上市后暴雷。
别被消息蒙蔽。机构早就知道IPO细节。散户等到上市才知道。信息差太大。容易高位接盘。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投资别光看概念。IPO和上市分不清。迟早被割韭菜。多学点干货。少做金融文盲。这才是长久之道。
现在注册制推行。IPO门槛低了。但风险也大了。下次再听说某公司IPO。先搞清它上没上市。别又当冤大头。这钱赚得不容易。省着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