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条不是免费午餐,小心被割韭菜
最近收到不少粉丝私信问我。开通支付宝白条到底有没有害处。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说白了,白条就是蚂蚁金服的消费信贷产品。看着方便,其实暗藏玄机。
我先说个真实情况。很多人以为开通白条就是多了一个支付选项。其实呢,开通那一刻起,你的信用画像就被标记了。金融机构会看到你有额外的授信额度。这会影响你以后申请房贷车贷。银行最讨厌这种隐形负债。
有个粉丝去年买房就吃了亏。明明收入不错,征信也干净。结果房贷被拒。原因就是他有白条额度没还清。银行认为他潜在负债太高。你看,这就是隐形坑。
消费欲失控,钱包遭殃
白条最大的害处是什么。就是让你花钱没感觉。本来要刷信用卡还得输入密码。白条一键支付,钱花得跟白捡似的。
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中招了。月初信誓旦旦要省钱。月底一看账单傻眼了。不知不觉买了好多不需要的东西。说白了,这就是消费主义的陷阱。
更可怕的是分期付款。表面看每月还几百块压力不大。其实算上服务费利率不低。有人算过,年化利率能达到15%以上。比银行贷款贵多了。这钱还不如存余额宝吃利息呢。
征信风险不可忽视
很多人以为白条不上征信。这是大错特错。2023年起,蚂蚁集团已经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你用不用白条,开没开额度,都会记录在案。
有一次我帮粉丝查征信报告。发现他明明没用白条,但征信上显示有"备用金"记录。这会影响他后续贷款审批。银行一看你有备用额度,就觉得你随时可能借钱。
更麻烦的是逾期。现在很多人觉得晚还几天没关系。其实逾期记录会保留5年。等你想买房买车时,这记录还在。到时候想哭都来不及。
隐私泄露风险大
开通白条要授权一堆权限。通讯录、位置信息、消费习惯全都被收集。我看过内部资料,这些数据会被用于精准营销。
有个粉丝就遇到这事。刚开通白条,第二天就接到各种网贷电话。明显是信息被卖了。虽然平台说不会泄露,但谁知道中间经过多少手呢。
更过分的是,有些第三方机构会拿这些数据做风控模型。你刷什么视频,看什么商品,都被记录分析。说白了,你就是数据养料。
替代方案更划算
其实呢,真要周转资金,有更好选择。比如银行的信用卡,利率透明还经常有优惠。或者找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虽然手续麻烦点,但总比被割韭菜强。
我建议大家。非必要别开通白条。已经开通的,可以把额度调到最低。或者直接关闭服务。省得看着额度手痒。
记住一句话。花今天的钱,透支明天的福气。理财第一要义是量入为出。别被消费主义洗脑了。守住钱包,才是真本事。
最后提醒。现在各种网贷平台花样百出。AB贷、花户这些新套路层出不穷。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别为了图一时方便,掉进大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