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同比,怎么算?
同比就是跟去年同期比。比如今年5月跟去年5月比。
计算公式很简单:(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
举个例子。今年5月销售额120万,去年5月100万。
那同比就是(120-100)/100=20%
所以今年5月比去年5月涨了20%
这种比较消除了季节因素影响。你看春节前后数据波动大。
同比就能看出真实增长情况。
我在写财报分析时经常用这个。有些公司故意用环比忽悠人。
其实呢同比更能反映长期趋势。
环比又是什么鬼?
环比是跟上一个周期比。比如这个月跟上个月比。
计算公式也简单:(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还是刚才的例子。4月销售额100万,5月120万。
环比就是(120-100)/100=20%
有意思的是。环比容易受短期因素影响。
比如618大促后,7月数据肯定暴跌。
但这不代表公司不行。只是正常波动。
我见过不少小白被这种数据"割韭菜"。
看到环比下降就慌了,其实大可不必。
同比环比哪个更重要?
说实话两个都重要,看你怎么用。
同比适合看长期趋势。环比适合看短期变化。
就像炒股。看月K线用同比,看日K线用环比。
去年有粉丝问我。他看某公司Q1财报环比涨10%。
但同比只涨3%。问我是不是有问题。
其实呢这很正常。可能去年Q1基数太高。
或者今年Q1有特殊利好。需要结合行业情况看。
千万别看到环比下降就"割肉"。很多韭菜就是这样被"洗盘"的。
常见错误你中招没?
很多人算错是因为搞混了分母。
同比分母是去年同期。环比分母是上期。
我刚入行时也犯过这错。把环比当同比算。
结果被领导骂得狗血淋头。
还有一种情况。跨年计算容易出问题。
比如2024年1月环比2023年12月。同比2023年1月。
这时候要注意数据可比性。
有些公司玩花样。用不同口径数据糊弄人。
说白了就是"老鼠仓"思维。投资者要擦亮眼。
实战应用技巧
我一般看公司财报会同时对比同比环比。
如果同比环比都涨。那基本稳了。
如果同比涨环比跌。可能短期调整。
如果同比跌环比涨。要小心。可能是回光返照。
前两天有粉丝问我银行理财收益。
我看某产品近3月环比涨。但同比跌。
说明今年整体行情不好。短期有点反弹。
这种就是"窄幅"震荡。不建议重仓。
记住啊。投资要看长期。别被短期数据"套牢"。
小白避坑指南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是只看百分比不看基数。
10万变12万是20%。100万变120万也是20%。
但实际意义天差地别。
还有人把绝对值和相对值搞混。
我在百家号写过文章。说这事坑了多少人。
另外要注意统计口径是否一致。
有些公司"花户"操作。把不同业务合并计算。
看着漂亮。实际水分很大。
说实话。这些数据只是参考。别太当真。
投资最重要的是逻辑。不是几个数字。
你看那些"老司机"。都是综合判断。
不是光看同比环比就"买多"的。
最后提醒下。计算时注意小数点。
我见过有人把0.2当20%。结果闹笑话。
说白了。同比环比就是基础工具。
用好了是"下蛋鸡"。用不好就是"漂单"。
投资路上别想走捷径。多学习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