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急着骂税高,得知道钱花哪儿了
最近好多粉丝问我这个问题。说工资一到账就少了一截。看着心疼。其实呢税收这事不能光看"高不高"。得看钱花哪了。
我查了下数据。2023年全国税收15.9万亿。这么多钱去哪儿了?国防你得花钱吧。社保医保你得交吧。修路建桥你得用吧。说白了这些全是我们自己花的。
有人总说国外税低。我看是没搞清楚。欧美国家表面税率是低。但各种隐性税收加起来。可能比咱还高。比如美国的房产税。每年都得交。不交就收房。
税收不是目的,是手段。国家得用这钱维持运转。你生病了去医院。不花钱能行?这些钱从哪来?税收啊。
税收结构你真搞懂了吗?
很多人以为工资税就是全部。错啦。中国税收大头在增值税。企业交的多。个人所得税其实占比不大。
2023年个税才占税收8%左右。大头是增值税。消费税这些。你买瓶水。价格里就含税了。只是你看不见。
所以别光盯着工资条扣税。那只是冰山一角。买东西吃饭坐地铁。处处都在交税。只是形式不同。
有趣的是。很多人抱怨税高。但真要减税又怕公共服务缩水。这不矛盾吗?说白了。都想享受服务。又不想掏钱。天下哪有这好事。
为啥感觉越来越重?真相在这
令人担忧的是。不是税变高了。是收入增长慢了。房价物价涨得快。工资没跟上。所以感觉税负重。
举个例子。十年前月薪3000。交税100。现在月薪5000。交税500。看着多。但实际购买力可能还不如以前。
还有就是征税越来越规范。以前能"花户"逃点税。现在金税四期一上线。想逃都难。所以感觉税变重了。其实是该交的都交了。
你看现在电子发票全国联网。税务一查一个准。想当年我刚工作那会儿。开发票还能讨价还价。现在?门都没有。
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别搞混
很多人把避税和逃税当一回事。这差别大了。合理避税用好政策。比如专项附加扣除。房贷子女教育都能抵。
但搞AB贷洗钱。那叫违法。去年就有公司因为虚开发票被查。老板直接进去喝茶了。
我在文章里经常说。理财先理税。该交的交。该免的免。别被忽悠去买那些"避税神器"。最后被割韭菜都不知道咋回事。
说到底税收和你啥关系
税收这事。不能光看数字大小。要看公共服务质量。你交的税。换来的是治安。是教育。是医疗。是基础设施。
我在深圳亲眼见过。一条路说修就修。地铁说建就建。这背后都是税收支撑。国外有些地方。修个下水道得扯皮好几年。
所以别老想着税重。多想想享受了啥。当然税收制度可以优化。但完全不交税?那不可能。你愿意回到没路灯没公交的年代吗?
说白了税收就像空气。平时感觉不到。没了立马窒息。与其抱怨税高。不如想想怎么增加收入。合法合规地让钱包鼓起来。这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