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到底算不算通缩?别被数据忽悠了
最近好多粉丝问我这个问题。我查了数据,2023年CPI只涨0.2%,PPI跌了3%。今年上半年更惨,CPI涨0.1%,PPI跌2.7%。说实话,这已经算轻度通缩了。
有人可能说,官方没说通缩啊。但你看菜市场猪肉价,看看你家楼下房产中介关门的多了多少。说白了,这就是结构性通缩,有些行业割韭菜都割不动了。
我踩过坑,以前也觉得CPI涨了就不算通缩。其实呢,老百姓感受最深的是服务价格和必需品。这些涨得少,大件消费都在降。企业日子更难过,PPI连续负增长,利润被压缩得厉害。
为啥会通缩?三大原因说清楚
第一个原因是内需不足。大家不敢花钱了,存款利率越来越低,还得预防养老医疗。钱都存银行当"下蛋鸡",消费自然上不去。
第二个是房地产拖累。这行业占GDP比重太大,现在调整期,投资消费双降。好多地方房子卖不动,开发商资金链紧张,连带影响上下游几十个行业。
第三个是外部环境不好。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出口压力大。以前靠外贸拉动经济的路子不好走了。现在企业订单减少,不敢扩产,只能降价保销量。
我看有些专家说得太玄乎,其实就这三点最要命。别的都是次要因素。
2026年会咋样?我来给你分析
IMF预测2026年GDP增长4.5%,CPI能到1.5%。中金公司更乐观,说CPI可能到2%。说白了,政策效果会逐步显现。
央行不会坐视不管。2025-2026年可能还会降准降息。我估计至少再降准0.5%,降息20-30个基点。货币政策工具箱里还有不少牌没打。
不过也别太乐观。人口老龄化是个大问题,消费主力在减少。全球产业链重构也需要时间。这些不是放点水就能解决的。
在我看来,2026年大概率不会继续通缩,但也不会马上大牛市。 更可能是温和通胀,CPI在1.5%-2%之间徘徊。PPI应该能转正,企业压力会小点。
普通人咋办?我的实操建议
首先别慌。通缩对持有现金的人短期有利,但长期看存款利率越来越低。我建议适当配置点稳健型理财,别全放银行吃那点利息。
其次关注政策动向。现在政府在搞大规模设备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相关行业可能有机会,但别追高,容易被套牢。
最重要的是保住工作。经济转型期,有些行业要洗牌。多学技能,提高竞争力。别等到裁员才想起来充电。
别听那些说要大放水的。政策是精准滴灌,不是大水漫灌。你要是指望房价暴涨解套,可能要失望了。
最后说点大实话
有人问2026年会不会通缩。我只能说,可能性不大。但经济复苏不会一蹴而就,可能会有反复。
我写文章这些年,见过太多人因为判断错大势亏钱。有人踏空,有人割肉太早,还有人死扛被套牢。
说白了,与其猜2026年会不会通缩,不如做好资产配置。 股票、基金、保险、存款都来点,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你看我文章这么多年的粉丝都知道,我从来不预测具体点位。但可以肯定的是,2026年经济会比现在好,只是好多少的问题。
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心态,该工作工作,该学习学习。别被网上那些"经济崩溃论"吓到。中国经济底子还在,韧劲十足。
话说回来,真要有啥大变化,我第一时间在百家号更新。记得关注我,别让别人割了你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