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不是服务项目,而是股票"警示牌"
很多新手问我ST是不是某种金融服务。说白了,ST根本不是什么服务项目。它是中国股市的"警示牌"。
ST是Special Treatment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特别处理"。当上市公司出问题了,交易所就给它挂个ST标签。
你看那些股票名字前面带ST的,比如ST康美、ST舍得。这些公司都出状况了。要么连续两年亏损,要么财务造假,要么管理层乱来。
ST股票每天只能涨跌5%。正常股票能涨跌10%。这是交易所给投资者的提醒:小心点,这家公司有问题。
被ST的公司通常有这些毛病
最常见的是连续亏损。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钱,基本就会被ST。第三年还在亏,就变成ST,离退市不远了。
有些公司搞财务造假。像康美药业虚增300亿利润,被发现后直接ST。这种就是典型的"老鼠仓"操作,坑害散户。
还有些公司内斗严重。大股东和管理层打架,公司治理混乱。交易所一看不对劲,也给挂个ST。
ST不是服务,是警告。就像你开车看到路边的警示牌,说明前面有坑。
ST和ST有什么区别
ST是轻度警告。ST是严重警告。带星号的公司,退市风险更大。
ST公司如果第三年还不能扭亏为盈,基本就要退市了。所以散户常说"ST是下蛋鸡,迟早要下蛋(退市)"。
不过也有例外。有些公司被ST后努力整改,摘掉了帽子。像ST安信去年成功摘帽,股价立马涨了一波。
但大多数ST股都是"烫手山芋"。新手千万别以为便宜就去抄底,很容易"套牢"。
遇到ST股票该怎么办
第一,别碰。 除非你是专业"老司机",能看清公司底细。普通人看到ST就绕道走。
第二,如果已经买了。 别"漂单",该割肉就割肉。别指望能"解套",很多ST股一跌就是几年。
第三,关注公告。 有些ST公司会发布重整计划。但90%都是"画饼",真正能翻身的少之又少。
有意思的是,每年都有人想"火中取栗"。看到ST股价格低,以为能捡便宜。结果往往是"割韭菜"的新手。
为什么大家总误解ST是服务
可能因为金融圈黑话太多。什么AB贷、花户、买多,听着像服务项目。
其实ST就是个标识,不是服务。就像医院挂的"危重病人"牌子,不是什么VIP服务。
我刚入行时也搞错过。以为ST是某种理财服务,差点踩坑。后来才知道这是交易所的警示机制。
所以记住:ST不是服务项目,是风险提示。看到ST股票,赶紧"撤退"才是正道。
市场永远不缺"踏空"的人,但更缺"知错就改"的投资者。别被低价迷惑,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