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92认购证?先搞明白这个再说
1992年,咱们国内股市刚起步那会儿,股票发行不像现在这么方便。那时候要买股票得先有认购证,就跟现在买房要摇号似的。
上海在1992年发行了股票认购证,这玩意儿50块钱一张。你买了这个证才有资格抽签买股票。抽中了才能按发行价买股票,没抽中钱就退给你。
说实话,那时候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东西能发财。我认识一个老股民,当年在银行排队买认购证,旁边大爷还笑话他:"这玩意儿能当钱花?"
翻了多少倍?说出来吓你一跳
认购证上市后,价格一路飙升。最夸张的时候,一张50块的认购证炒到了1万元!算下来翻了200倍。
但别急着激动。这还不是最狠的。1992年8月,上海股市搞了个"全额预缴、比例配售、余款退"的股票发行方式。中签率低得可怜,但中签后买到的股票上市首日就暴涨。
比如爱使股份,发行价50元,上市首日直接干到170多元。还有申华实业,发行价50元,首日涨到1400多元!这哪是炒股,简直是印钞机啊。
有趣的是,当时有个"摇新族",专门靠买卖认购证和中签股票赚钱。他们发现一个规律:认购证价格跟中签率成反比。中签率越低,认购证越值钱。
真实收益到底多少?得看你怎么玩
单纯买认购证,从50元涨到1万,翻200倍。但大多数人不是这么玩的。
老司机们都是这样操作的:
1. 50元买认购证
2. 中签后50元买股票
3. 上市当天卖掉股票
以申华实业为例:
- 认购证成本50元
- 中签后买股票50元
- 上市首日卖1400元
- 扣除成本净赚1300元
这还不算完!有人把中签的股票留着,结果后来又涨了不少。据说有人靠这个实现了财务自由。
但我得提醒你,这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现在早没这好事了。现在的A股,想复制当年的神话,难!
为啥当年能翻这么多?
说白了就是物以稀为贵。当时股票太少,需求太大。全国就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上市公司屈指可数。
而且当时信息不透明,散户根本不知道啥是股票。很多人把认购证当废纸,50块钱贱卖了。等涨起来才后悔莫及。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暴利催生了很多投机行为。有人借钱买认购证,结果没中签,血本无归。我记得有报道说,有人因为没中签跳楼的。
对现在的投资有啥启示?
在我看来,92认购证现象虽然过去了,但里面的道理没变。市场早期往往有超额收益,但风险也大。
现在科创板、北交所刚出来的时候,也有类似情况。不过翻倍没那么夸张了。毕竟监管严了,信息透明了。
话说回来,投资不能总想着一夜暴富。我见过太多人被"割韭菜",就因为贪心。记住,股市里活得久的才是赢家,不是赚得快的。
最后说句实在话:92认购证的神话不会再有了。现在的市场成熟多了,投资得靠真本事,不是靠运气。
所以啊,别老想着翻多少倍。做好资产配置,坚持长期投资,这才是正道。毕竟,复利才是世界上最厉害的魔法,比当年的认购证靠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