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新法律红线在这
2021年1月起有个重要变化。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改了。不再是以前的24%和36%两档。现在统一按LPR的4倍算。
LPR是啥?就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2023年8月最新LPR是3.45%。4倍就是13.8%。超过这个数法院不保护。
你看现在很多网贷平台。年化24%的比比皆是。但严格说这已经超出司法保护范围。不过要注意。银行正规贷款不适用这个规定。
其实呢银行信用卡分期年化经常超24%。有的甚至到30%多。但因为是持牌机构。不算高利贷。
二、高利贷认定要看三点
判断是不是高利贷不能光看数字。得看三要素。
第一看放贷主体。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这些持牌机构。利率再高也不叫高利贷。民间个人放贷超过LPR4倍才算。
第二看实际利率。很多产品玩文字游戏。说是月息2%。年化实际26.8%。这种就很坑。
第三看当地政策。个别地区有特殊规定。比如深圳对小额贷款公司有额外限制。
说白了现在很多网贷打着"服务费"名义。实际年化超36%。这妥妥就是高利贷。但普通人容易被表面低利率迷惑。
三、24%利率到底能不能借
年化24%的贷款。我建议普通人别碰。除非是银行正规渠道。
举个例子你借10万。年化24%。一年利息就是2.4万。这比房贷5%左右高太多了。更别说公积金贷款才3%多。
现在正规银行信用贷。普遍在4%-8%之间。经营贷更低。才3%-4%。为啥要去借24%的?
除非是救急的小额短期贷款。比如几千块用一两周。可以考虑。但长期用肯定被割韭菜。
有意思的是。很多年轻人被网贷洗脑。觉得"月息2%很便宜"。实际年化接近27%。比高利贷还狠。
四、如何识别套路贷
市场上有几种典型套路。老司机教你识别。
第一看合同写的是"综合年化利率"还是"日/月息"。只写月息2%的基本都有猫腻。
第二查放贷机构资质。在银保监会官网能查。没牌照的就是非法。
第三算真实成本。把所有费用加起来除以实际到账金额。这才是真实利率。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有些平台搞"AB贷"。让你拉亲朋好友贷款。最后债务转嫁给你。这已经涉嫌违法。
五、我的实操建议
作为踩过坑的老司机。给你三条建议。
急需用钱先找银行。现在银行都有线上信用贷。审批快利率低。
千万别碰年化超15%的产品。除非是信用卡紧急取现。那也是18%左右。
最后记住。任何贷款都要算IRR。就是内部收益率。这才是真实成本。
其实呢很多网贷平台。表面低利率。实际各种服务费加起来。年化轻松破30%。这比传统高利贷还狠。
说白了现在正规渠道这么多。完全没必要碰高成本贷款。真遇到困难。可以找亲友周转。或者跟银行协商。
记住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贷款也一样。利率越高风险越大。别被"秒批""低门槛"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