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之间借钱,到底合不合法?
很多老板都问过这个问题。公司A借钱给公司B,这事儿到底行不行?会不会被查?会不会违法?
其实呢,这个问题我踩过坑。早些年帮朋友公司处理资金周转,差点把自个儿搭进去。现在终于搞明白了。
企业间借贷,在特定条件下是合法的。2015年最高法出了个规定,说清楚了这事。
你看啊,如果两家公司为了生产、经营需要,签个借款合同。只要不违反国家规定,法院一般都支持。
但要注意,不是随便借都行。有些红线不能碰。
合法借钱的四个必要条件
第一,双方得是正规公司。不能是个人对个人,或者个人对公司。必须是公司对公司。
第二,借钱得有正当理由。比如买原材料、发工资、交税这些经营需要。不能说"我就是想炒房"。
第三,不能搞成金融业务。如果一家公司专门靠借钱收利息赚钱,那就涉嫌非法经营了。
第四,利率不能太高。现在法律规定不能超过LPR的4倍。超过部分法院不支持。
我见过有公司傻乎乎地约定月息3%,结果打官司时只能按法定上限算。
这些情况千万别碰
有些情况看着像借钱,其实是违法的。比如:
出借方以借钱为主要业务。这就叫"职业放贷",违法。
用借款掩盖其他目的。比如说好借钱,实际上是为了转移资产、逃税。
利率超过法定上限。现在LPR是3.45%,4倍就是13.8%。超过这个数,多收的利息得退回去。
还有种情况叫"抽逃出资"。股东通过公司借款把钱转走,这可是大忌。
我有个客户就这样栽过跟头。说是借款,结果被认定为抽逃出资,罚了好多钱。
怎么操作才安全
说白了,想合法借钱,得注意几点:
签正式合同。别光靠口头约定,白纸黑字写清楚。
注明真实用途。合同里写明这笔钱用来干什么。
保留转账凭证。银行流水一定要有,不能现金交易。
合理确定利率。别贪高利息,按市场行情来。
还有个坑是税务问题。借款利息要开发票,要交税。有些公司图省事不开发票,结果被税务局盯上。
特殊情况要注意
集团内部资金调剂要小心。母子公司之间借钱,得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关联公司之间借款,利率不能太离谱。太高太低都可能被认定为转移利润。
还有种叫"过桥贷"的。就是短期拆借帮企业过桥。这种操作风险大,得特别谨慎。
其实呢,公司间借贷合法不合法,关键看动机和操作。为了经营需要,规范操作,基本没问题。
但要是想钻空子、搞事情,那就危险了。金融监管现在越来越严,别抱侥幸心理。
最后提醒一句:借款前最好咨询专业律师。别省那点咨询费,出问题损失更大。
我见过太多老板因为不懂法,把简单事搞复杂。合法借钱不难,就怕你不懂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