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后想买保险?现实很骨感
很多人以为保险随时都能买。特别是刚住院的时候,突然意识到风险。想赶紧买份保险保平安。但现实是残酷的。
住院期间或出院后立即买保险基本没戏。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保险的核心原则是风险分摊。你已经出险了。这不叫保险。这叫"事后补救"。
健康告知是保险投保的关键环节。几乎所有医疗险和重疾险都有这一关。住院记录属于必须告知的事项。你填了住院事实。保险公司要么拒保。要么加费。要么除外责任。
我见过太多粉丝踩这个坑。住院后急急忙忙找我问。"哥,能不能先投保再住院?"。这种操作风险极大。可能构成骗保。后果很严重。
住院期间投保的三大死穴
第一,等待期问题。大多数医疗险有30-90天等待期。住院期间投保。等待期内出险。保险公司不赔。白交保费。
第二,既往症不保。保险合同明确写着。投保前已有的疾病不赔。你住院的原因。基本属于既往症范畴。等于花钱买了个寂寞。
第三,如实告知难题。投保要填健康问卷。住院记录查得到。隐瞒不报属骗保。如实告知可能被拒。两难选择。
我之前有个粉丝。阑尾炎住院后想买百万医疗险。结果所有公司都拒保。因为刚出过险。保险公司精得很。不会当冤大头。
正确的保险购买姿势
保险得提前规划。就像雨伞不能等下雨才买。最好在身体健康时配置。
如果已经住院。建议先专心治病。等完全康复。至少3-6个月后再考虑投保。有些保险公司要求更严格。
话说回来。不同保险公司核保尺度不同。可以多试几家。但别抱太大希望。毕竟住院记录明明白白。
实在着急。可以考虑以下替代方案:
1. 带病体保险。但保费高保障低。性价比不高
2. 政府主导的惠民保。对健康要求宽松。但报销比例有限
3. 等康复后再投保。这才是靠谱选择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平时嫌保费贵。等到住院才着急。这就像渴了才挖井。晚了。
别被"马上能保"忽悠了
最近有些平台宣传"住院也能买保险"。仔细看条款都是坑。
这类产品往往是短期意外险。或者理财型保险。跟医疗保障没关系。纯属割韭菜。
更有甚者。打着"免健康告知"旗号。结果理赔时发现一堆免责条款。买了等于没买。
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人急病乱投医。被不良代理忽悠。花冤枉钱不说。还可能影响未来投保。
说白了。保险是长期规划。不是急救药。健康时嫌贵。生病时嫌晚。这很常见。
我建议大家。趁身体健康赶紧配置基础保障。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一个不能少。等真出事就来不及了。
记住。保险买的是安心。不是后悔药。别等到住院才想起来这回事。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最后提醒一句。别信那些"内部渠道""特殊关系"能帮你投保的鬼话。正规保险公司都有严格核保流程。走后门基本是骗局。
其实呢。保险这东西。早买早安心。晚买多费钱。身体健康时是投保最佳时机。别等到"破位"才想起来"抄底"。金融市场如此。保险市场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