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越高越好?别被厂商忽悠了
最近收到不少粉丝提问。说看到手机宣传2亿像素。结果买回来拍照效果还不如朋友的5000万像素手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呢。这问题我去年就踩过坑。当时看到某品牌宣传"2亿像素碾压一切"。立马下单。结果暗光环境下拍出来的照片。噪点比我家老电视雪花还多。
说白了。像素数量根本不是决定拍照质量的唯一因素。传感器尺寸、单个像素大小、图像处理算法这些才更重要。
2亿像素背后的"猫腻"
手机厂商最喜欢玩数字游戏。2亿像素听起来很唬人。但很少告诉你这是怎么实现的。
举个例子。同样大小的传感器。塞进2亿像素。单个像素尺寸就变得特别小。进光量直接减半。暗光环境下表现能好吗?
我测试过。某2亿像素手机在夜景模式下。实际用的是像素合并技术。把4个像素合成1个。有效像素只有5000万。但厂商绝不会在广告里提这事。
更坑的是。高像素带来大文件。拍10张照就占1个G。手机卡得像老牛拉破车。这哪是升级。纯粹是给自己找麻烦。
传感器大小才是王道
在我看来。这种观点虽然合理。但忽略了关键点。传感器尺寸比像素数量重要十倍。
专业摄影师都知道。底大一级压死人。一个1/1.3英寸的5000万像素传感器。往往比1/1.5英寸的2亿像素传感器强太多。
我去年帮粉丝选手机。特意对比了几款。结果发现。某5000万像素旗舰机。在暗光环境下完胜2亿像素机型。噪点少。色彩准。动态范围广。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小白被"2亿像素"洗脑。花大价钱买了不适合自己的手机。这不就是典型的割韭菜吗?
日常使用到底需要多少像素
说实话。5000万像素已经绰绰有余。除非你要把照片放大到广告牌那么大。
普通社交平台上传。200万像素都够用。2亿像素拍的照片。发朋友圈反而被压缩得惨不忍睹。
更搞笑的是。我帮粉丝分析过。他们80%的手机照片。从未被放大查看过。纯粹是厂商用数字忽悠人。
有趣的是。苹果从来不在像素上较劲。但拍照效果就是稳。说明算法优化比堆像素实在多了。
怎么避免被坑?老司机教你几招
买手机别光看像素数字。这跟看基金别光看收益一个道理。
第一。查查传感器尺寸。越大越好。别被参数表里的小字蒙蔽。
第二。看样张。特别是夜景和逆光。别信官方宣传图。都是精修过的。
第三。留意像素合并技术。有些2亿像素手机。日常就用5000万模式。何必多花钱?
最后提醒大家。手机拍照是个系统工程。镜头素质、算法、传感器一个都不能少。别被厂商的花户营销套路了。
说白了。选手机跟做资产配置一样。要全面平衡。别在单一指标上钻牛角尖。否则很容易踏空真正的好产品。
记住。画质不在于像素多少。而在于整体素质。下次买手机。别再被2亿像素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