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年轻人总喊"不想上学"?
说白了这真不稀奇。每天早起上课确实累。作业多压力大谁受得了。但我见过太多学生因为这个踩坑。有人干脆退学炒币结果被割韭菜。还有人借校园贷想提前财务自由反而套牢。其实呢这种想法背后是短期诱惑和长期价值的矛盾。年轻人容易被"赚快钱"吸引。看到别人做短视频月入过万就眼红。但忽视了教育才是最稳的"下蛋鸡"。
教育到底是不是优质资产?
数据不会骗人。大专以上学历平均薪资高出30%。这还是保守数字。教育就像买蓝筹股长期持有才见收益。很多人说现在学的东西没用。但你仔细想想技能储备就是人力资本。金融圈讲究资产配置,脑子就是最该投资的部分。我带过实习生发现没学历的连基础分析都做不来。不是学历歧视是真差基本功。当然也得承认有些专业ROI太低。选错赛道就像买了垃圾股。
学生党怎么边上学边搞钱?
别以为学生就不能理财。我大学时就定投指数基金。每月200块坚持四年毕业有小几万。现在支付宝有好多学生专享理财。门槛低风险小适合练手。但千万避开高收益陷阱。什么"日赚500"基本是AB贷套路。还有同学搞花户刷单结果征信花了。说个实在话:好好上课省下的挂科重修费都够买基金了。奖学金拿多了比兼职划算多了。
不想上学时该咋调整心态?
把上课当成打怪升级挺香。每门课都是给未来加杠杆。我当年啃CPA教材像吃黄连。现在想想这都是在给人生上保险。金融人最懂复利魔力。今天偷的懒明天十倍奉还。但也要学会调节节奏。我建议列个"财务自由进度条"。比如每完成一门课就存100块当奖励。把长期目标拆解成小目标。实在学不进去试试听财经播客。有些老师讲得比抖音还上头。
教育投资也有破位风险?
不得不承认现在学历通胀严重。硕士送外卖的新闻确实存在。但这不能否定教育价值。关键要会资产配置。光读书不实习就是单押。我见过博士生连Excel都用不利索。反过来只搞钱不学习就是漂单。建议在校期间考几个硬核证书。像证券从业、基金从业这些。既不影响毕业又能增值。记住:教育不是目的而是工具。就像炒股不能光看K线。得结合基本面分析。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
不想上学本身没错。但逃避解决不了问题。金融圈老说牛市靠运气熊市靠实力。没知识储备遇上真机会也抓不住。我带过最惨的案例是高中毕业炒币。赶上2021年行情赚了二十万。结果不会止盈全亏回去还倒欠。教育就是给你设置免赔额。保护你别被市场毒打得太惨。所以啊别纠结对错。找到学习和搞钱的平衡点才是真本事。你现在每节课都是在给未来分红。这波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