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注册的基本门槛
很多人以为开科技公司很复杂。其实呢,现在政策很宽松。你只需要一个能用的公司名字。不能和别人重复,还要带"科技"二字。
注册资本现在不用实缴了。认缴就行,想写多少都行。但话说回来,别写太夸张。客户一看你注册5000万,实际就5万块,信任度直接掉线。
你要有个实际办公地址。不能是住宅,必须是商用。虚拟地址也能用,但每年要花几千块。有些园区还能返税,这叫"政策套利"。
人员配置的硬性要求
法人、监事、股东这仨角色不能是同一人。很多小白在这栽跟头。监事不能是法人直系亲属,这点很少人知道。
科技公司最好配个技术负责人。虽然不强制,但申请高新企业时要用。没有技术背景的人当法人,税务局会重点关照。
社保必须交。哪怕就法人自己。零申报现在查得严,容易被拉进异常名录。说白了,就是花钱买安心。
行业资质的隐形门槛
做软件的要软著证书。没这个,政府项目投标资格都没有。申请周期三个月,很多人等到花儿都谢了。
涉及互联网业务的得办ICP许可证。没证就上线,轻则罚款,重则关停。去年有家公司就被罚了80万,就因为卖个小程序没证。
高新企业认证不是必须的。但一旦认定,税率从25%降到15%。不过研发费用占比要达标,很多公司账目做不平,最后白忙活。
税务方面的血泪教训
科技公司要开13%增值税发票。但采购成本如果是6%,中间差7%就是利润。很多老板不懂这个,账还没做就亏了。
研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100万研发投入能抵175万成本。但必须单独建账,和日常开销分清楚。去年帮粉丝处理过类似问题,光这一项省了20多万税。
千万记住:发票不能随便开。有家公司给客户开了技术服务费,结果拿不出研发记录,被认定为虚开。老板直接进去了。
常见误区大揭秘
很多人以为注册完就万事大吉。其实呢,每月要报税,每年要年检。有家公司注册后半年没记账,被列入经营异常,投标资格全没了。
注册资本写太高有风险。万一公司破产,你得按认缴额度赔偿。见过最夸张的,写5000万注册资本,最后个人房产都被执行了。
科技公司不一定要高大上。我朋友用5000块启动资金,注册个小程序开发公司。现在年流水300万,关键是他懂流程不踩坑。
给创业者的实操建议
先办营业执照,再刻章,最后银行开户。顺序不能乱,否则白跑三趟。现在很多地方可以线上办,但法人必须人脸识别。
重点来了:找代理记账别贪便宜。200块/月的多半是新手,做坏账让你补税更亏。正规的500-800元/月,含报税和工商年报。
最后提醒:科技公司名称最好加"智能""云"这类词。现在政策扶持方向变了,传统"科技"字样反而不容易过审。上周刚帮粉丝改了三次名称才通过。
注册只是开始,后续税务规划更重要。有需要的可以留言,我整理了2024最新注册材料清单,私信发你。创业路上少走弯路,比多赚十万还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