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差距大得离谱,普通人看得直摇头
最近又有粉丝私信我诉苦。说他和同学一起退休。同学在体制内干了30年。现在每月领7000多。他在企业干了一辈子。才领2800。差距太大了。心里不平衡。
说实话。这种情况太普遍了。我身边不少朋友都这样。体制内和企业退休金差两三倍是常态。甚至有人退休金比在职时还高。这合理吗。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普通打工人辛苦一辈子。退休后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而有些群体却能安享晚年。这种不公平确实让人心寒。
三大难点卡住改革脖子
我研究养老金问题七年了。发现改革难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历史欠账太多。国企改革时期。很多职工没交足养老金。现在要补窟窿。钱从哪来。社保基金压力山大。
第二。人口老龄化太快。年轻打工人越来越少。退休老人越来越多。就像一锅粥。吃饭的人多了。干活的人少了。粥自然不够分。
第三。利益格局固化。有些群体已经习惯高待遇。让他们降标准。比登天还难。你看各地养老金调整方案。都是往上调。谁见过往下调的。
所以改革不是不想。是真难。就像老司机开车。前面全是坑。还得稳住方向盘。
养老金双轨制的那些事
说白了。中国养老金长期存在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分两套系统。待遇天差地别。
2014年搞过并轨改革。理论上统一了制度。但实际执行还是两样。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过渡期补贴照拿。企业职工该少拿还是少拿。
有趣的是。很多人以为公务员自己交了更多钱。其实不是。他们个人缴费比例和企业职工一样。但单位缴的多。而且有职业年金托底。
更气人的是。有些地方还搞"视同缴费"。就是没交钱也当交了。这不就是变相的"老鼠仓"吗。
改革不是不改。是得一步步来
其实呢。国家也在想办法。个人养老金制度去年刚推出。就是让大家自己多存点。作为基本养老金的补充。
但问题来了。现在推个人养老金。有点像让饿肚子的人去健身房。手里没钱。哪有余力搞第二支柱。
还有人说应该全国统筹。把钱集中起来调配。话是这么说。但地方利益怎么平衡。富裕地区愿意补贴穷地方吗。
我看到有专家建议延迟退休。说能缓解压力。但老百姓不买账啊。身体扛不住。企业也不愿意留老员工。
普通人该怎么办
面对这种局面。普通打工人不能坐等。得自己想办法。
首先。社保能多交尽量多交。别按最低标准来。虽然现在多交。以后才能多领。
其次。学学资产配置。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基金、保险、存款都搞一点。特别是商业养老保险。虽然收益不高。但至少安全。
最后。别指望退休后躺平。身体允许的话。考虑做点兼职。现在60岁的人身体比以前30岁还好。发挥余热也能补贴生活。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养老金改革是迟早的事。但别指望一夜之间公平。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不公平中找点小公平。
你看隔壁老王。退休前就买了商业养老保险。现在每月多领1000多。虽然比不上体制内的。但总比啥都没有强。
改革不是不改。是得慢慢来。急不得。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准备。别等到退休那天。才发现自己被"套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