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到底啥时候开始执行的?
最近好多粉丝问我注册制啥时候开始执行。说实话,这个问题得看你说的是哪个市场。因为注册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步推进的。
注册制最早在科创板试点。2019年7月,科创板正式开板,这是A股首次尝试注册制。当时很多人还不太懂这是啥,现在回头看,这步棋太关键了。
创业板也不甘落后。2020年8月,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我清楚记得那天市场反应挺热烈,毕竟这是往全市场推进的重要一步。
不过真正的大头是沪深主板。2023年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2月20日开始接收申请,4月10日首批主板注册制企业正式上市。
所以严格来说,注册制从试点到全面实施,走了好几年。不是某一天突然就变了,而是分阶段推进的。
为啥要搞注册制?说白了就是让市场说了算
以前是核准制,企业上市得排队等审批。现在变成注册制,审核重点转向信息披露。
在我看来,这种转变虽然合理,但忽略了部分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很多小白投资者根本看不懂招股书里的专业术语。
注册制下,交易所负责审核,证监会负责注册。说白了就是把权力下放,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样效率高多了,不用再"等批文"。
有趣的是,实施注册制后,IPO节奏明显加快。但同时,退市制度也更严格了。以前是"只进不出",现在是"有进有出",市场生态更健康。
对普通投资者有啥影响?别急着追高
注册制来了,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新股多了。以前打新基本稳赚,现在破发成了常态。
我看到不少新手一看到新股就抢,结果被套牢。其实呢,注册制下更考验选股能力。不是所有新股都值得买,得看基本面。
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以前核准制下,能上市的基本都是优等生。现在门槛低了,难免有"老鼠仓"混进来。
所以我的建议是,别光看概念追高,得学会看财报。实在搞不懂的,可以考虑买基金,让专业人士帮你操作。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老司机"。
未来还会怎么变?这几点得注意
注册制全面实施只是开始,后续还有配套措施。比如信息披露要求会更严格,违法违规处罚也会更重。
我觉得,未来打新可能不再是"无风险收益"。以前是"下蛋鸡",现在得掂量掂量是不是"烫手山芋"。
还有一个趋势是,壳资源不值钱了。以前公司想上市难,借壳是个办法。现在直接申请就行,那些垃圾壳公司慢慢就被市场淘汰。
说实话,作为7年经验的老韭菜,我觉得注册制是好事。虽然短期可能波动大,但长期看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最后提醒大家,别被"牛市"冲昏头。注册制下更得做好资产配置,别把所有钱都押在股票上。分散投资,控制风险,这才是长久之计。
你看,投资这事儿,急不得。慢慢来,稳一点,才是真本事。